有機西蘭花28元/公斤,普通西蘭花8元/公斤。這是近日省城某大超市的價格。
沒錯,有機產品健康、安全,成本高,價格貴一點沒有什么。問題是,令人咋舌的價格難道就是食品安全的必然嗎?
食品安全問題頻現,讓有機產品凸顯了出來。在老百姓心里,有機產品成為他們的期待。但是,有機產品能否解決食品安全,或者有機產品在餐飲渠道能否大有可為?從目前價格來看,這僅是小眾化的嘗試。
在歐美國家,有機產品已是一個成熟的產業,消費比重越來越大。其價格一般高出普通食品20%左右。可見,有機產品是完全可以面向大眾的。而在國內,發展了十余年,價格曲高和寡,成了企業打開市場難以逾越的“門檻”。
如今,讓城里人無奈的是,價格合適,不放心,看到安全健康的產品,又被高價拒之門外。這樣的現象也是經濟社會發展至今深層次矛盾的體現。
農產品在居民消費中占比很高,但農民付出的勞動很難通過價格真實體現出來。可以想象,農民賣一斤白菜,市場波動時可能還要倒貼。想掙錢,就得提高產量、降低成本,撒一把化肥,噴一點農藥,省心、省力。怪罪農民絕對是片面的,因為利潤太少,讓他們放棄使用農藥化肥實在是一件難事。
換一個角度來看,與其說有機產品的價格偏高,不如說是中國農產品整體價格偏低。因此,解決食品安全問題須在大力發展有機產品的同時,著力在機制、體制上破題。(岳晉峰)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