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省溫州市海洋與漁業局的電子屏幕上,代表著出海漁船的小點不斷移動,這是該市海洋漁業部門與中國電信溫州分公司合作建設的“智慧海洋”系統,可實現漁港安全監控、漁業船舶動態監測等。在福建,有近四成漁船裝備了“海漁e通”,即便離海岸線50公里以外,遇險漁船也可通過“海漁e通”報警,管理部門可及時調度救援。近年來,我國漁業信息化發展迅速,漁業管理現代化及漁業安全生產應急能力不斷提升。
全國漁業管理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2012年,中國漁政管理指揮系統二期建設基本完成,一期、二期項目共建設省級、市級、縣級信息站點1112個,形成覆蓋全國,兼顧海洋、內陸漁業管理的計算機網絡系統。中國漁政管理指揮系統經過一期、二期建設,共有六大類20個子系統上線運行,涵蓋漁船管理、養殖信息管理、漁政執法管理等業務管理內容,全國共有各類系統用戶2.4萬余個。
漁船安全信息化工作進一步展開。2012年,農業部和各級漁業主管部門加強通信和信息化項目建設力度,繼續實施海洋漁業通信網和漁船監管信息系統的建設與維護工作,為海洋漁業生產保駕護航。完成了《北斗海洋漁業應用示范項目》立項工作,總裝備部和農業部已聯合批復立項,項目總投資9826萬元,總裝備部北斗重大專項投資2000萬元,為遼寧、山東、浙江、海南、大連和青島等地11143艘海洋漁船安裝北斗二代終端。開展了全國范圍的海洋漁業通信網岸臺維護與新型漁用對講機補貼配備工作,進一步加強各地岸臺維護和漁船通信設備配備工作,提高安全通信保障能力。今年共配備新型漁用對講機總數為2000臺,遼寧省和浙江省各1000臺,自2007年開展此項工作以來,共帶動地方漁業部門為近7萬艘漁船配備了新型漁用對講機。(房寧)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