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劉治海的辣椒種植基地,記者趕到時,發現有很多人也來這里找劉治海,他們告訴記者,找到劉治海就意味著他們可以在未來一個月大賺一筆。
經銷商:如果把這些地摘完,據我估計這個數不成問題,兩三百萬元應該不成問題。
劉楚田:他就可以說是鼻祖,在湖南市場上是獨一無二的。
鄧星美:就是說哪里都還沒有,就你有,那東西物以稀為貴。
經銷商:不找他不行,海南省、廣東省湛江市徐聞縣才是收幾角錢一斤,這邊的辣椒兩元七角一斤。
這些人都是從距離這里一千多公里外的湖南,連夜趕來的辣椒經銷商,可對他們來說,這個時候要找到劉治海并不容易,就連平常經常聯系的朋友,也因為劉治海的電話忙得占線,很難找著他。
鄧星美:人家貨源拉回去,人家他多一個競爭對手,人家肯定不會告訴你,人家肯定會瞞著你,不會跟你說,對不對。我們也是通過各種渠道然后來找到這里來,商場如戰場。
劉治海:盡量摘快點,要不人家今天不夠車了啊,就是同他那樣摘才合格。
這位催著農戶摘辣椒的人就是劉治海。
記者:今天這里很熱鬧啊。
劉治海:是啊,你看,今天我們下足了人手,三百多個人摘。一個人一天都有兩百多斤,我們今天就可以摘七萬多斤,下面還有兩個基地在摘。
讓劉治海心急的是3個基地,2500畝的辣椒,要靠這700多人,從早上7點多忙到晚上,恐怕都趕不及,很多經銷商都排著隊等貨呢。
劉治海:很缺貨,到處打電話來要貨。你不夠車給人家,你給得了這個人,給不了那個人
記者:一天能接多少個電話?
劉治海:一天幾十個上百個。
2500畝地,1500多萬斤的辣椒,一個月銷售收入就是四千多萬元,劉治海手里的辣椒是經銷商的搶手貨。但就在兩年前,當地的辣椒根本不被村民放在眼里,和甘蔗套種只是為了換些肥料錢。而賣不上價的辣椒變得炙手可熱都是因為劉治海。短短兩年時間,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這個村莊就是劉治海的老家。2002年11月的一天,劉治海的家里吵成一團。大家的矛頭都指向了劉治海。
謝明:你要是再敢種,那這辣椒長起來,長起一條,我就踩死一條,我看你還敢種嗎?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