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廈門市物價局獲悉,從今天開始,平價商店農副產品銷售區轉為常態管理模式,廈門實施政府差價補貼銷售平價蔬菜的政策也將暫停。
在過去的一個半月時間里,由于菜價漲得比較厲害,廈門市啟動了政府差價補貼銷售平價蔬菜,在全市57家平價商店以低于市場平均價15%銷售蔬菜。
來自市物價局的消息稱,此舉對市場價格起到了引導示范作用,抑制價格上漲效果明顯,政府穩定控價措施得以落實,因而從今天起,平價商店農副產品銷售區轉為常態管理模式。
市物價局的消息還稱,政府此舉社會反映良好,達到預期效果,讓市民、企業、政府三方均受益:一是市民得到實惠,市民能夠從平價商店購買到低于市場價格15%的平價蔬菜,是最大的直接受益者;二是企業增效益,平價蔬菜的銷售帶旺了人氣,增加了人流量,促進超市店內其它商品銷售量的增加;三是政府穩價安民的措施得到了落實和體現。
據了解,從今天起,市物價局將對各平價商店在政府差價補貼模式下運營情況進行審核,兌現政府差價補貼款。同時,平價商店農副產品銷售區轉為常態管理模式后,繼續保留目前銷售區的運作模式,即專營區場地、擺設、商品標示基本不變,保持不少于11種平價農副產品(可隨季節更換糧、油、肉、禽、蛋、菜品種)以不高于市場平均價在銷售區內銷售等。
平價商店轉為常態管理后,市物價局還將繼續加大對市場價格的日常監測,密切關注市場價格變化,出現異動情況適時啟動平價商店政府差價補貼銷售機制,平抑市場農副產品價格。
市物價局還呼吁,希望本市愿意承擔穩價惠民、有社會責任心的經營者,積極申請加入到平價商店建設隊伍中來,不斷擴大平價商店的覆蓋面,使平價農副產品惠及更多市民。(訪文)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