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業內專家向媒體爆料稱九成瓶裝水不宜長期飲用,不少瓶裝水還被檢出潛在致癌物溴酸鹽超標。消費者飲水難的問題似乎愈加嚴峻,究竟如何喝水,儼然成為消費者的老大難。
為此,記者采訪了三大權威機構專家中國營養學會秘書長賈建斌、中國礦業聯合會天然礦泉水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安可士和國務院原參事、中國勘察大師王秉忱,三位專家對飲水的見解驚人相似,提出水源才是決定水質的關鍵因素,目前的飲用水標準只能保障安全,水源才是生命線,并呼吁注重健康需升級飲用水,首選高海拔、無污染水源的雪山礦泉水。
標準難保健康升級飲用水迫在眉睫
對于如何正確飲水他有自己的看法。中國營養學會秘書長賈健斌表示,人們必須重視飲水對健康的重要性,喝水是補充礦物質鹽和微量元素的重要途徑。目前市場上的瓶裝水名目繁多,包括天然礦泉水、天然水、礦物質水、純凈水及蒸餾水等等。其實,按照國內的通行分類,可以將這些水分為兩大類:天然礦泉水和非礦泉水。天然礦泉水是由經過特定巖層構造滲透過濾形成的高品質飲用水,水源污染少,礦物質元素含量非常豐富。非礦泉水,則是以自來水、湖泊水、山泉水等為源水進行加工處理后的各種飲用水,并賦予各種混淆視聽的概念。而真正對人體健康的飲水首選天然礦泉水。
目前瓶裝水中的純凈水執行的是國家標準,而礦物質水以及其他種類的飲水則是執行的企業標準,即使滿足了這些標準,也只能說明這些水是安全的,但健康卻無法保障,因為水中的有益物質已經在各種復雜的加工過程中隨污染物和有害物質一同被清理掉了。相比其他瓶裝水,天然礦泉水的國家標準對于水源、加工工藝的各方面要求最嚴格,也時最安全、健康的飲用水,這也是很多瓶裝水“冒充”礦泉水的原因所在。但天然礦泉水的水質受水源影響很大,因此消費者在選擇飲用水的時候只要注意兩個問題:第一,關注產品標準號,執行gb8537的為天然礦泉水;第二,就是關注水源地,目前國內最優質的水源地位于高海拔、零污染的雪山冰川,比如青藏高原上的三江源、昆侖山等。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