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記者 林雯
福建廈門市休漁已啟動一個半月,記者昨日走訪發現,新鮮海捕魚近期難覓“芳蹤”,“洋水產”卻悄悄出現在了傳統市場。
在仙岳路一菜市場攤位上,一顆冰鮮三文魚頭以100元的價格賣出。記者了解到,休漁啟動后,三文魚等“洋水產”開始搶灘市場,贏得了不少顧客的青睞。
浯嶼海鮮商行負責人莫先生說,廈門市場上的三文魚原產地都是挪威,魚肉市價一般為40-50元/斤,多數用來生食或切塊煎烤。過去廈門市民對“洋水產”的接受度不高,三文魚大多直供飯店和日本餐廳。但現在,三文魚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傳統市場上,說明市民口味發生了變化。莫先生提醒說,做生魚片的三文魚在衛生細節上有很高要求,市民在一般菜市場中購買的三文魚最好不要用來生食,可以煲湯或切塊煮食。
來自市水產品批發市場管理處的信息顯示,我市魚鮮價格普遍上漲,但相較往年,漲幅萎縮不少。市場價格信息員馬先生說,這主要是受餐飲界刮起的“節儉風”影響,龍蝦等高檔海產品的銷量仍較萎靡,因此海鮮的平均漲幅只有10%-15%,只占往年漲幅的一半。
在各類水產品中,貝類價格一直比較穩定。鮑魚的價格也十分親民,10頭鮑售價一般在45元左右。馬先生表示,目前市場上各種規格的鮑魚供應量較為充足,市場消化量也比較大,價格處在低位,但按照往年慣例,下個月,隨著供應量的減少,鮑魚的身價就要走高了。
來源:廈門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