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低農民不賣、價高企業不收”的新“賣糧難”折射糧食購銷體制仍需進一步適應市場變化
今年全國早稻面積增加,有望獲得好收成。再過約兩個月,新糧將集中上市。但記者在南方秈稻主產省調研發現,目前各地糧價在低位徘徊,不少農戶去年的中晚稻仍有大量積壓,眾多加工企業虧損嚴重,處于停產或半停產狀態。
受國外低價進口米、毒大米以及畜禽行業疫病等多重因素沖擊,稻谷價格持續下跌。收獲在望,部分農民和加工企業卻陷入“谷賤傷農、傷企”的焦慮之中。
如果國家不及時采取措施,今年南方早稻和中晚稻收購行情或將繼續低迷,農民種糧積極性恐被挫傷。調研采訪中,農業專家和基層農業工作人員擔心。
新糧臨近上市舊糧積壓在家
江西南昌縣地處鄱陽湖濱湖地區的糧食主產區。雖然去年糧食豐收,今年早稻也已栽插完畢,但南昌縣蔣巷鎮三洞村村民劉和平卻憂心忡忡:“我去年收獲了3萬多斤優質晚稻。但收購價格一直下跌,現在還有1萬多斤沒有賣出。”
劉和平告訴記者,去年中晚稻開秤收購的時候,優質稻谷每百斤的價格在140元以上,但隨后價格就一路下行,最近已經跌到了120元左右。他說:“現在種田成本比以前高出很多,按照這個價格賣,肯定是不劃算,但早稻生產急著要錢買農藥、化肥等。現在南方又進入汛期,雨水比較多,很多谷子都開始霉變爛掉了,看著這些谷子,心里就著急。”
江西省價格成本調查監審局的調查顯示,2012年,雖然晚秈稻價格和產量同比都有所增加,但由于種植成本不斷攀升,江西省農民種糧的凈利潤同比下降14.24%,為405.61元/畝;現金收益742.98元/畝,同比下降2.10%。
江西省糧食局調控處處長辛洪光介紹,由于糧食價格大幅下跌,江西省曾在去年底啟動了托市收購,并延長到了今年1月份,但不少農民考慮往年春節后糧價將上漲,普遍惜售,致使家中還存有相當數量的余糧。“據初步調查,江西省農民手中預計還有中晚稻余糧約20億斤。”
來源:《瞭望》新聞周刊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