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稈不粉碎,茬地不深耕,剛剛收割完的麥地里直接就能種大豆,徐州市秸稈處理又添新路徑。6月16日,由中國農科院、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研制的茬地免耕覆秸精量播種機在徐州試用。
當日上午10時,在徐州市農科院12區試驗田,這里的麥子剛剛歸倉,地里一層厚厚的金色秸稈,兩臺新型機器已在田頭待命,3個播種箱里裝滿了黃豆,肥料箱和農藥噴灑口也已準備就緒。只見機手發動機器,地上的秸稈很快被飛轉的齒輪揚起,放倒在機械的一側,黑黑的土層里,三壟大豆已播種妥當,待機器迂回,進行下一組播種時,那些被放倒的麥秸又被均勻地覆蓋在剛播好豆子的地方。
“播深3厘米,株距8厘米,完全符合要求。”扒開土層,專家查看大豆的播種效果,只見一粒粒種子均勻地點播在播種溝中,離種子5厘米寬的地方向下5厘米處,則會看到播種機撒在地里的種肥。
“這種機器集種床整備、精良播種、側深施肥、覆土鎮壓、農業噴掃和秸稈均勻覆蓋等功能于一體,能一次性完成大豆、玉米、花生的精量播種。”中國農科院作物科研所博士、研究員吳存祥成了現場最忙碌的人,不停地向來自全市各縣(市)區的農技人員介紹。
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自成立以來,經全方位技術調研,將“黃淮海麥茬夏大豆機械化免耕栽培技術研究與示范”列入重點任務,經各路專家齊心協力,取得突破性進展。
徐州市農科院油料作物研究室專家王宗彪告訴記者,麥收后,徐州市將有50萬畝大豆面臨播種,茬地機械化免耕栽培省工省時,每畝只需要7斤豆種,比傳統播種可節省3斤種子。由于播種后田間均勻覆蓋麥秸,土壤抗雨后板結能力、保墑能力得到了提高,大豆出苗整齊,生長茁壯。
據了解,經過改裝,今后還可在玉米秸稈地里直接實現小麥播種,應用潛力巨大。
來源:中國徐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