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天津市水產局獲悉,天津市今年(2013年)加大漁業資源生態養護力度,將通過加大渤海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投放人工魚礁、打造“海洋牧場”、伏季休漁等措施修復渤海灣漁業生態,改善海洋生態環境,促進漁業增收。
記者從天津市水產局獲悉,天津市今年(2013年)加大漁業資源生態養護力度,將通過加大渤海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投放人工魚礁、打造“海洋牧場”、伏季休漁等措施修復渤海灣漁業生態,改善海洋生態環境,促進漁業增收。
近年來,天津市加快實施渤海漁業生態資源修復,連續五年增殖放流水生生物苗種,并通過投放人工魚礁等措施改善海洋生態環境。去年,渤海灣天津地區中國對蝦回捕率達2.67%,捕撈產量為909噸,產值17271萬元,投入產出比1:8.63,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今年天津市加大漁業資源生態養護力度,年內計劃投入2000萬元,向包括渤海在內的水域放流15億尾各類水生生物苗種。向渤海近岸投放5000個人工魚礁,打造“海底森林”,為魚兒安家。通過與大學及科研院所合作,試驗推廣藻類移植示范區項目,建造“海洋牧場”改善生態環境,開辟漁業發展空間和漁民增收新途徑。此外,通過實施伏季休漁等措施,讓海洋“休養生息”,保護渤海灣漁業生態資源。
記者 黃建高
來源:今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