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最新公布的國際魚價指數顯示,今年5月的國際魚價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5%,刷新2011年中期創下的最高紀錄。英國《金融時報》宣稱,中國對高端水產品的需求增加,加上產量的下降,成為推動價格上漲的原因。
《金融時報》宣稱,中國民眾對水產品的需求,讓整個行業迅速發展,今年全球水產品貿易總額預計將達到1300億美元。報道還指出,中國對三文魚、貝殼類等水產品的需求提升,表現在進口量不斷增加。根據糧農組織的數據,過去一年間,中國市場對貝殼類的消費量增加了20%,已經成為高價貝殼類的主要市場。
與此同時,過去三年間,貝殼類的價格已經翻了一番以上。由于法國供應商方面受到病毒侵襲,產量保持較低水平,今年價格預計還將進一步提升。
而受到疾病、飼養成本增加等因素影響,水產養殖業的產量出現減少。糧農組織警告稱,“在接下去的幾個月時間內,多種重要魚類資源供應量限制可能進一步導致國際魚價繼續提升。 ”(冬蓮)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