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省公主嶺地區響水鎮村民王景村告訴期貨日報記者,4月份備春耕以來,農民售糧進度加快,隨著吉林省即將進入傳統雨季,農民手中的玉米基本都已經出售完畢。
隨著2012/2013年度東北地區玉米收購接近尾聲,部分市場人士預計,7月份開始國內玉米市場供給主體將轉為國儲和華糧、中糧等大型貿易商,他們在玉米貨源上的壟斷地位或使國內優質玉米價格易漲難跌。
“東北三省農戶手中留存的三等以上等級的玉米估計已經不到一成,大部分貨源已流入當地國儲倉庫和貿易商手中。”大連玉米收購商夏慶輝稱。在國儲部門將本年玉米收購時限延長至5月31日后,過去一個多月,農戶售糧進度明顯加快,預計本年度東北地區臨儲玉米收購規模將達創紀錄的3000萬噸。
據期貨日報記者了解,為保證后期國內玉米供給,中儲糧已于近期著手跨省移庫,移庫數量合計500萬噸,其中,黑龍江移庫數量為290萬噸,吉林移庫數量為150萬噸,內蒙古移庫數量為60萬噸。
“中儲糧跨省移庫操作,預示著后市國內玉米供給主體將轉向國儲系統。”鲅魚圈玉米貿易商劉先生說。據介紹,當前東北各港口玉米總庫存在370萬噸左右,加上產地貿易商庫存,國內貿易商供給時間段最多延長至8月份,8—12月,玉米供給將主要依靠巨量的臨儲玉米。
劉先生稱,近期東北港口到貨量的大幅下降也表明東北產區玉米庫存已經開始減少。本周以來,鲅魚圈港口日均到貨量在3000—5000噸之間,而過去一周日均到貨量基本在10000萬以上。“顯然,產區玉米庫存所剩已經不多,貿易商發運數量開始明顯走低。”劉先生說。
在產區玉米到貨量走低的市場格局下,東北港口玉米收購價格正悄然上漲。昨日,錦州港一等玉米主流收購價格為2310—2330元/噸,較前一日上漲10元/噸;鲅魚圈港一等吉林玉米收購價格為2320—2330元/噸,較前一日上漲5元/噸。
“顯然,后市玉米市場供給主體將轉向國儲、華糧和中紡等大型貿易商,優質玉米貨源的集中將使國內玉米價格易漲難跌。”夏慶輝說。當前,廣東港口貿易庫存仍維持在60萬噸的規模,但優質玉米貨源較少,后期隨著東北港口下海走貨數量的降低,南方銷區港口貿易庫存或將減少,這將刺激國內優質玉米價格上漲。(期貨日報)
來源:期貨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