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被群眾投訴兩次并查實;給肉注水、注膠;經營過期變質食品……企業一旦沾上這些行為中的一條,都將進入“黑名單”,并向消費者、金融、進出口和旅游部門通報。
遼寧省有計劃通過食品安全“黑名單”管理制度來確保市民的餐桌安全,目前該制度的《征求意見稿》已經出爐,實施進入倒計時階段。
昨日遼寧省食安辦針對此事透露:食品安全“黑名單”管理制度將成為遼寧省內的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的一項最新監管手段。
省食安辦表示,只要食品生產經營單位一旦被證實發生了不良行為記錄,企業就將被列入“黑名單”,并通過新聞媒體、網絡等方式向社會予以公布。而在今后的執法檢查中,這些“黑名單”企業也將成為重點監督檢查的對象。
除了通過新聞媒體定時給這些“黑名單”企業曝光,遼寧省食安辦還計劃與各級監管部門,對這些企業實施聯合懲戒。每期最新的“黑名單”出爐,他們都將把名單向金融機構、進出口管理、旅游管理等部門進行通報。他們希望通過將企業信用與金融機構信貸、食品進出口、重大活動或旅游食品保障等政策掛鉤等方式,教育這些食品企業,違規的成本非常高。
記者了解到,“黑名單”并不是終身制,期限原則上為1年(依法吊銷許可證照的除外),以各監管部門向社會公布日期為準。
來源:遼沈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