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金山地產的番茄價值幾何?不一樣的菜農會有不一樣的標價。由上海銀龍配送公司給出的價格基本是不動的,一個8元!即便在地產水果大量上市的形勢下,價格依然堅挺。盡管這種名為“淘大郎”的番茄每盒只有13只左右,但面對100元的售價,消費者依然趨之若鶩。昨天,記者試著撥打銷售電話,對方非常禮貌地回應:已經斷貨。
能把番茄種成這個樣子、標到這個價位、賣到供不應求,確實有些匪夷所思。特別是在半個月前,市郊一些區縣持續出現番茄滯銷的背景下,金山的番茄為何能夠如此的“一枝獨秀”?
趕到銀龍公司七場的地頭,才能找到答案。據介紹,這種從日本引進的“淘大郎”番茄最大的特點是皮薄汁多,口感上佳,手感硬朗的鮮紅番茄尤其適宜生吃。加之金山在引種“淘大郎”品種后,種植面積嚴格受限,只有銀龍七場和果品七場種植近20畝,每畝產量也控制在2000公斤左右。成熟一批、采摘一批,成品裝箱,清潔衛生,均衡上市,禮盒裝番茄尤其受白領們青睞,加上貨源本身就不多,禮盒番茄成了市民消暑的熱門貨。
這還真應了“品質才是硬道理”的戲言。只要品質好,8元一只的番茄還真不愁賣不掉。除了銀龍公司的“淘大郎”,還有“思美特”番茄和“七彩之星”番茄同樣供不應求。今年,上海博眾蔬菜專業種植合作社的8戶農民,種植100多畝番茄,主要銷售方式就是田頭成交。其中的“思美特”番茄個頭適中,手感硬朗,色澤紅潤;而另一種褐色小番茄夾有綠色彩條,有的長長如冬棗,有的圓圓如辣椒,這種被稱為“七彩之星”的奇特小番茄上口香糯,酸甜適中。市民進棚采摘,每市斤要賣到15元。即便在田頭批發,每市斤也要賣到8到10元。
據介紹,諸如“七彩之星”這樣的品種來自非洲,由于小面積引種,產品同樣受到了消費者的歡迎。記者在田頭看到,來這里采購的大多是熟客,來了第一回,必然再來第二回、第三回。市民王小姐婆家在廊下,娘家住呂巷,她趁休息回趟娘家,就順路來場里買了10多斤番茄帶回家。另一個大棚內的李先生則是受鄰居與同事之托,來這里買了幾大袋番茄帶回去。41歲的番茄種植戶馮憲付忙著稱重時依然笑不攏嘴:“今年種了9畝番茄,每天產下的近千斤番茄,當天就在田頭銷售一空,真是只要品種好,不愁賣不脫。”
來源:中國農業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