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將以低于進超市的成本入市,并通過政策扶持、資金支持等舉措,集中扶持產品特色鮮明、發展潛力大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培育知名企業和名牌產品。6月17日,省農業廳農產品加工局組織省內農產品加工企業“進京”,實施“進城入市”計劃,以期將我省優質、健康、特有的農產品打入北京市場。
“銷售難”制約農企發展
“人說山西好風光,地肥水美五谷香”,近年來,我省農產品加工業發展迅速。據了解,目前,全省農產品加工企業中年銷售收入達到10億元以上的企業發展到6家;年銷售收入達到5億~10億元的企業發展到14家;農業產業化國家級龍頭企業數量增加到33家。全省農產品加工企業中獲得綠色認證的企業有253家,獲得省級著名商標和名牌產品稱號的企業有300多家。
記者從省農業廳農產品加工局了解到,近年來,“銷售難”成為制約我省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的瓶頸,單個企業闖市場的營銷成本、經營風險都比較大,也很難在較短的時間內打造優質品牌。企業普遍反映,開辦特產專賣店成本大、效益低,進超市門檻高、條款多,尋找代理商又難突出特色。我省作為“雜糧王國”,缺的不是優質、特色的農產品,而是比較暢通的銷售渠道。
“進城入市”幫農企拓市場
隨著北京城市化進程的步伐加快,其常住人口和流動人口數量不斷增大,目前首都市場每天蔬果需求總量超過2000萬公斤,農副產品交易額超過千億元,北京現有的農業資源無法滿足龐大的市場需求,急需在周邊開展農業區域合作。我省與北京同屬環渤海經濟區,地緣相近,交通便利,特別是人們飲食習慣相近,我省農產品很受北京市民歡迎。
據了解,“進城入市”項目,是國家農業部鄉鎮企業局(農產品加工局)聯合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以開拓北京市場為目標,開展全國特色農產品加工品進京銷售的試點工作。除邀請我省農企外,還將邀請北京、吉林、山東、河南、寧夏等省(區、市)的特色農產品加工企業參加試點。
來源:山西商報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