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龍魚和福臨門等已不是今年首次被傳降價了。記者獲悉,在“五一”假期金龍魚和福臨門等大品牌食用油就曾發出降價促銷訊號以求提高銷量。記者獲悉,益海嘉里集團旗下的金龍魚和香滿園兩個品牌的豆油和調和油當時降價幅度為8%-15%;而其另一“勁敵”中糧集團旗下的福臨門,據悉上述兩個品種食用油也降價15%左右。
業內人士表示,豆油、調和油降價一方面是因為大豆原料的大幅下降,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市場銷售不景氣,而花生油、葵花油等其他油種降價則受到兩者的共同影響。記者看到,其他品牌如魯花、多力等的花生油和葵花油價格也有微降,有些還以“買贈促銷”的方式加入價格大戰。
據悉,競爭態勢已呈白熱化的華南食用油市場迎來又一強勁對手攪局。中儲糧日前宣布,旗下小包裝食用油金鼎品牌系列產品已在華南地區上市,這也是其小包裝油產品布局華南市場的開端。中儲糧計劃從明年開始以每年50%增速發展,到2016年計劃實現100萬噸銷量,市場份額也將達到10%,2017年達到150萬噸的銷量。
同時,中儲糧也于近期下調了大豆油和調和油的價格,其中大豆油降幅約達16%,調和油降幅達5%左右。中儲糧油脂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慶榮還表示,其實整個食用油行業內的原料成本都差不多,由于公司采用的是新廠新設備,相對生產效率要高些,所以在生產加工成本上會更低些,價格也會比金龍魚等品牌低一點,其中旗下的金鼎花生油要比金龍魚等的低幾元錢,且終端也在加大促銷力度;而中鼎等花生油則采取了貿易型價格,根據超市采購及銷售市場需求靈活調節價格。
“但是,決定國內食用油價格的最主要因素,還不是市場需求和消費需求,而是國外原料價格。”王慶榮透露,近期降價原因主要是基于大豆等原材料價格下滑,據了解,今年,南美、巴西、阿根廷等地大豆豐收,大豆的價格從9500元/噸降到7500元/噸。王慶榮表示,食用油價格受國外原材料價格影響,也反映了中國食用油市場已經和國際市場高度聯動。他表示,目前,我國食用油對外依存度已高達65%。(邱春燕)
來源:新快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