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深圳灣海域自然生態日益轉好,不少人打起了海里魚蝦蟹蚌的主意,常常趁著夜色駕駛“三無”船只撒網捕魚,非法捕撈行為已經嚴重破壞深圳灣的生態環境。昨日上午,深圳市海監漁政支隊、南山區公安分局等13個部門聯合執法,出動執法人員200余人,執法船艇10艘,查扣“三無”船舶和可疑漁業船舶80余艘,但數十名非法捕撈者又強行搶走40艘,隨后警方帶走5名滋事者作進一步處理。
聯合執法應對暴力抗法
記者從漁政部門獲悉,所謂的“三無”船舶是指沒有漁船檢驗證、漁船登記證以及海洋捕撈證,因其不具備捕魚資格的,其捕撈行為屬于非法捕撈。漁政工作人員介紹,在4月21日和25日兩次組織的漁政、公安、邊防、海警等部門聯合執法行動中,已經依法查扣并公開銷毀各類“三無”船舶102艘,沒收銷毀非法網具5萬余米。
盡管如此,深圳灣海面上的非法捕撈行為并沒有絕跡,“我們每天都在海上巡邏,發現了這里有上百艘疑似三無船舶,如果只有我們漁政單方執法是難有成效的。”漁政工作人介紹說,非法捕撈者為了保住自己的船舶,有跳海的,有扔石頭的,有鑿船的,由于執法權力只對船不對人,所以執法效果一般。“以前我們只能沒收他們的漁具,對他們進行驅散和教育,但現在的行動聯合了公安、海警等部門,我們更有底氣了。”
在執法過程中,有多名非法捕撈者在岸上聽到執法船艇的警笛聲后,突破岸上封鎖線沖到自己的船舶上,企圖將船舶開走,但被海警一支隊的執法艇迅速攔截。部分在船舶上的非法捕撈者眼見無路可逃,甚至直接跳入海中與執法人員對抗。記者看到,其中有兩名非法捕撈者沖過了海上的封鎖線往深圳灣紅樹林方向逃竄。“為了他們的人身安全,我們不會在海上追他。”
屢禁不止因違法成本低
近日,經深圳市漁政支隊排查后發現,在深圳灣蛇口段一海灣內停泊了上百艘疑似“三無”船舶。昨日,記者跟隨執法人員行動時發現,“三無”船舶大都是做工粗糙、設備簡陋的小艇,大的可容納5人,小的只能坐1人。“這種小船一般分為三種檔次,高檔的每艘要七八千元,中等的每艘兩三千元,如果買二手的小船,幾百塊就可以了。”一位漁政工作人員介紹。
來源:晶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