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高濕天氣,是霉毒素最易生長形成的氣候條件,同樣也是水產養殖動物生長最旺盛的季節。因此,在水產養殖方面提高對霉毒素的認識,將霉毒素的危害降低顯得非常有必要。
來源
1.飼料存儲不當或存儲時間久是霉毒素產生的重要來源之一,水產養殖不可避免的是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下進行,在這種條件下,飼料中所含的脂肪等營養物質極易滋生霉菌產生霉毒素。很多時候,表面上并不能看出飼料已經發霉了,但其實霉毒素正在形成。
2.飼料原料也是滋生霉毒素的重要場所,飼料原料中玉米、麩皮等,由于其生產季節相對固定,很多原料需要存放較長的時間,一些存放不當飼料原料則極易產生霉毒素。
盡管在飼料加工的過程中,高溫可以殺滅部分霉毒素活性,但大部分的毒素仍存在,并在使用過程中給水產養殖動物造成危害。
3.部分存放過久的中草藥產品也容易產生霉毒素,如黃芪、陳皮等中草藥,在存放不當的條件下較容易發霉,產生毒素;此外,開袋后的中藥產品不能及時用完也很容易發霉滋生霉毒素。
4.養殖戶不注意細節也使得霉菌有可乘之機,如開袋的飼料沒用完后不及時扎緊袋口、開包的藥品不能及時用完、一些已經發霉的飼料或者藥品舍不得扔掉繼續用,以及拌好料不及時投喂等習慣都是滋生霉毒素的可能原因。
危害
霉毒素中的黃曲霉素,毒性超砒霜100倍。霉毒素會對水產養殖造成什么樣的危害呢?具體如下:
1.對蝦類的危害:直接損傷肝胰腺,造成蝦的免疫系統功能喪失;繼而引發偷死、長不快、體色差、容易應激、軟殼等;此外,還引起蝦的消化道損傷,造成空腸空胃、紅腸紅胃,繼發感染后形成白便等。
2.對魚類的危害:造成魚類肝臟顏色變淡、肝易碎、膽囊腫大;魚表現為體色不好、生長慢、容易浮頭、易發病。
霉毒素對水產動物的危害多表現為隱性的,積累到一定的程度造成的損傷是不可逆的;特別嚴重的是霉毒素對水產動物免疫系統的損傷,導致養殖動物很容易繼發其他病害,而且這種發病造成的損失往往來得又快又狠。
防治
盡管霉毒素的危害在水產養殖過程中不可避免,但是我們仍然可以通過一些措施將其危害盡量降低。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