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廣東省雷雨、臺風較多,水溫、氣溫持續升高,天氣悶熱,養殖品種注意防止泛塘,做好預防臺風、洪水等措施,暴雨過后, 要密切注意池塘水質的變化,及時做好調控。各地月平均氣溫在23℃~36℃之間,呈北低南高的分布,平均氣溫在28℃左右。養殖水溫在20℃-30℃,平均水溫在25℃左右。水生動物進入快速生長期,也是病害的高發季節,全省易發的病害主要有魚類出血病、爛鰓病、腸炎病、細菌性敗血癥、愛德華氏病、潰瘍病、鏈球菌病、車輪蟲病、指環蟲病、錨頭鳋病、刺激隱核蟲病、本尼登蟲病、鱉腐皮病和紅底板病、羅氏沼蝦白尾病和紅腿病、對蝦白斑綜合癥和紅腿病等病害
一、病情預測
1、淡水養殖品種:易發生車輪蟲病、指環蟲病、錨頭鳋、細菌性敗血病、爛鰓病、腸炎病、潰瘍病、愛德華氏病、等,重點關注全省養殖區域。
2、草魚:易發生出血病,重點關注全省草魚池塘養殖區域。
3、羅非魚:易發生鏈球菌病。重點關注粵西、珠江三角洲養殖區域。
4、甲魚:易發生腐皮病、紅底板病,重點關注珠江三角洲養殖區域。
5、海水魚:易發生指環蟲病、刺激隱核蟲病、本尼登蟲病等,重點關注全省沿海養殖區域。
6、對蝦:易發生白斑綜合癥、紅腿病等,重點關注粵西、珠江三角洲高密度養殖區域。
7、羅氏沼蝦:易發生白尾病、紅腿病,重點關注珠江三角洲養殖區域。
二、防治措施
1、預防淡水魚類車輪蟲病、錨頭鳋病、指環蟲病,徹底清塘消毒,魚種放養前可用硫酸銅浸泡15-30分鐘或用高錳酸鉀浸泡15-20分鐘。
2、預防淡水魚類細菌性敗血病、細菌性腸炎病,不投喂變質的飼料,大蒜素粉拌鉺投喂。
來源:廣東省疫控中心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