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小麥不符合托市收購標準,該咋辦?”6月15日,面對前來調研小麥受災情況的國家、省糧食部門的領導,通州區糧食部門負責人一籌莫展。
南通市通州區是糧食主產區,今年全區小麥種植面積37萬畝。由于收割前受前期大風雨影響,造成部分麥田倒伏,西部地區有30%的小麥出現發芽、黑胚等情況,中、東部小麥相對晚熟,受影響面積10%左右。尤其是6月7日至9日的連續陰雨,造成全區近5萬畝未來得及收割的小麥出現嚴重倒伏,80%的麥粒出現發芽等現象。
據預測,今年通州區小麥總產量14.06萬噸,其中約有60%的小麥不完善率在10%至12%之間,高于國標三等不完善率8%以內的要求。而今年小麥托市收購預案除了要求水分、容重達到相關要求和標準以外,還規定收購的五個等級小麥不完善率不得高于10%,由此導致了各小麥托市收購點陷入進退兩難,收了不符合“不得隨意放寬質量標準”的要求,不收又不符合托市收購“不準限收拒收”的要求。盡管通州區騎岸糧食儲備庫等小麥托市庫點,利用與飼料加工廠的特殊關系,把部分不符合收購標準的小麥單獨收購,最后出售給飼料加工廠,給農民增加了收入,減少了損失,但受收購資金、人手等條件制約,收購量有限。眼下,正是小麥開始入庫之時,糧食部門期盼政府重視解決小麥托市收購面臨的新問題,保障農民利益。(丁亞鵬、凌華)
來源:新華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