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6月,正是小龍蝦上市旺季。記者日前來到有“世界小龍蝦看中國、中國小龍蝦看湖北、湖北小龍蝦看潛江”之稱的潛江龍蝦餐飲一條街,只見這里人頭攢動,車水馬龍,蝦皇、小李子、利榮等眾多小龍蝦酒店門庭若市,座無虛席。據統計,在“油燜大蝦”銷售旺季,潛江市日接納游客量達1.5萬人次。世界小龍蝦何以看潛江?潛江市委書記張桂華總結為兩點:一是堅持技術標準創新,二是質量安全達世界先進水平。
據了解,2012年,潛江市小龍蝦野生寄養面積達到1.48萬公頃,養殖產量達到3.8萬噸,小龍蝦出口美國、歐盟、日本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創匯近1億美元,分別占全國和湖北省小龍蝦出口的40%和65%。據介紹,在歐美市場,每3只小龍蝦就有兩只來自潛江。
上世紀末,江漢平原小龍蝦泛濫成災,稻田湖埂到處都是它掘的洞穴,由于它在自然界缺乏天敵,對一些農作物和池塘有一定的破壞作用,鬧得農民怨聲載道。但小龍蝦肉質細膩,營養豐富,早已成為歐美人日常飲食中的主材,有著發展產業的巨大優勢。2001年,該市積玉口鎮寶灣村農民劉主權、褚洪云在實踐中摸索出一種小龍蝦“蝦稻連作”模式。因這種模式不僅解決了低洼田冬春撂荒問題,而且還有錢糧雙增效果,受到廣大農民歡迎。2006年,湖北省委因勢利導,大力推廣“蝦稻連作”模式,并在全國率先制定了首個稻田養蝦技術標準《“蝦稻輪作”克氏原螯蝦稻田養殖技術規程》,使湖北迅速超越江蘇,一躍成為世界小龍蝦養殖中心,并成就了“世界龍蝦看潛江”的美譽。
來源: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