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大棚葡萄采摘上市的季節,路橋區蓬街鎮超藤葡萄合作社里一片繁忙景象,采摘、裝箱、運往市場。不過今年,合作社對運往市場的葡萄多了一道手續:在葡萄農藥殘留進行檢驗后,對合格的葡萄進行信息錄入,再全部打上二維碼標簽。
這個二維碼就相當于葡萄的“身份證”,消費者只要用手機掃描一下,葡萄的產地、生產批號,甚至使用的農藥和肥料信息都會一目了然。
記者走進了超藤葡萄合作社的檢測室,檢測員正在對一批剛剛采摘下來的葡萄農藥殘留情況進行抽樣檢測。
“我們每天要對準備出售的葡萄進行3到4個批次的抽檢。”曹文文是路橋超藤葡萄專業合作社的一位負責人,她說,檢測結果顯示農藥殘留量超過50%的為不合格產品。產品如果合格,曹文文就會登錄一個農產品相關網站,將檢測記錄上傳,然后就可以從網站上下載并打印出二維碼,把這些專屬的二維碼貼在每一箱葡萄的外包裝上,這樣,合格的葡萄就擁有了“身份證”。
記者通過手機一掃,這箱葡萄的農藥用量等信息一目了然,甚至連合作社的信息、負責人的電話等都能查到。
曹文文說:“合作社今年是第一年試行二維碼信息掃描,主要目的是讓消費者吃得更放心,也是葡萄質量保證的一次公開承諾。”
據了解,給農作物上“身份證”的工作,農林局去年就開始著手準備了,他們建立了系統平臺并開發了相關軟件,而超藤葡萄專業合作社是第一個吃螃蟹的。
農林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雖然農藥殘留檢測工作一直都在開展,但現在能讓消費者明明白白地知道這個產品到底合不合格?!爸挥型ㄟ^檢測的農產品才有‘資格’被貼上二維碼,產品有什么問題,可以直接追溯到源頭?!毕嚓P負責人如是說。
據了解,目前農業部門將在超藤葡萄合作和試點的基礎上,在全區范圍內推廣農副產品二維碼掃描技術。
來源:浙江農業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