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央視《新聞調查》欄目剖析了多年來屢遭媒體曝光,存在虛假宣傳的祥康產品,是如何騙取老年人信任,繼而誘導老年消費者購買高價保健品的。
祥康牌三七銀杏茶是保健食品,而根據國家有關規定,保健食品不能宣傳療效。也就是說,產品宣傳時不能說對什么病有作用,也不能宣傳有藥的療效作用,而現在很多消費者卻把三七銀杏茶當作有療效的藥品來看待。
“祥康”保健品打著養生講座的名號,還利用廣播電臺的固定欄目,先博取老人們的信任,然后就開始推銷產品。“祥康”保健品熱銷,與他們的宣傳手段有著很大關系。
由于我國對廣播電臺,電視臺廣告監管不到位,很多保健食品委托制作公司制作,并支付巨額的播出費用在電臺或電視臺播出所謂的養生欄目。節目在介紹養生保健知識的同時,總在不經意間提到祥康某些產品的療效。但是這種廣告養生欄目卻被消費者當成了正規的養生欄目。
近年來,保健品市場魚龍混雜,除了保健食品監管不到位的原因,在保健品宣傳方面監管更是沒有,由于消費者相信所謂的養生欄目,導致很多消費者自愿花費巨資購買保健品。而且家人如何勸住都不聽,因為已經被養生欄目洗腦了。
未來保健食品監管,主要是在電視臺、電臺廣告欄目、養生欄目審批事宜,只有消費者形成正確的養生消費觀念,保健品才沒有空子可鉆,才能從源頭上把握保健品消費觀念。
來源:食品產業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