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休漁期,海鮮種類少了很多
“這么小的鯧魚居然要50元/公斤?怎么這么貴!”
“現在是休漁期,新鮮的海鮮不多了,漲價在所難免。”
昨天上午8點多,在躍龍菜市場的一海鮮攤位前,市民祝阿姨想買幾條鯧魚,一聽價格便感覺有點下不了手。記者上前一看,發現這家攤位前的小鯧魚一條大概只有半兩重,實在是小得可憐。
自6月1日中午12時起,東海全面進入伏季休漁期,時間長達3個半月,這對愛吃海鮮的寧海人來說,可謂是一個煎熬。連日來,記者走訪了寧海縣多個菜市場了解到,東海比較常見的各類新鮮海產品確實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斷貨,一些預存的海產品漲價也十分明顯,面對這樣的情況,貝類、淡水魚等逐漸成為水產市場的主角,受到了廣大市民的歡迎。
海鮮價格紛紛上漲
當天,記者在躍龍菜市場看到,休漁期造成新鮮海鮮大大減少,一些海鮮攤位上的魚類品種少了很多,不少專賣魚貨的攤位更是因為搶不到貨,甚至出現了空攤的情況。就算一些常見的魚,如帶魚、小梅魚等也只在個別攤位上看到,不僅個頭小,新鮮度也不佳。“現在市場上賣得最多的是冷凍貨,像這種小黃魚都是養殖的,從廣東發過來。遠洋的新鮮海鮮根本就進不到貨。”海鮮攤主潘作川告訴記者。
在采訪中,不少攤主紛紛表示,正是因為新鮮魚貨供貨緊張,且進貨時都是一天一個價格,綜合考慮后只能轉做冷凍海鮮的生意。“每年這個時候都是特殊時期,既搶不到新鮮貨,又怕新鮮貨價格太高,賣不出去要虧本,所以只能銷售些冷凍海鮮。這樣一來,生意自然會差很多,畢竟寧海人的嘴巴很刁,都喜歡吃鮮活的海鮮。”潘作川如是說。
在東門菜場,記者也看到了類似情況,買冷凍海鮮的市民確實不多。“像小梅魚,前段時間才40元/公斤,現在居然漲價到了60元/公斤,還不如之前的新鮮,我肯定是不會買的。”市民葉大媽這樣告訴記者。
來源:寧海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