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時節,西寧市大堡子鎮晉家灣蔬菜種植基地,數十棟大棚排列在村前。大棚內種植著草莓、油菜、蘑菇等,生機盎然。在城北區惠田蔬菜果品種植基地,檢驗包裝車間的工人們正在對蔬菜進行包裝。這些蔬菜經過檢驗、包裝后將直接送往市內的超市銷售。惠田蔬菜果品種植基地是全省首個農超對接生產基地,年生產蔬菜1300多噸,日均向惠客家等多家超市供應平價蔬菜7000余公斤,很受消費者歡迎。
為加快設施農業發展,提高現代農業的物質裝備水平,進一步推進蔬菜產業,保障市場供給,從2010年開始,西寧市政府加大投入,高標準、大規模建設設施溫棚。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各類溫棚5.6萬棟,其中冬暖式溫室1.15萬棟,集中連片千棟以上有8處,500棟以上有12處,百棟以上有43處。設施蔬菜面積占蔬菜種植總面積的21%,產量占到蔬菜總產量的30%,產值達到蔬菜總產值的36%。設施農業已成為西寧市積極培育的重要產業,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西寧市也已成為全省現代設施農業發展示范區。同時,努力鞏固強化露地蔬菜基地,實施標準園建設,2012年實施建設了17個蔬菜標準園,其中市級10個1萬畝,省級7個4460畝,露地12個13200畝,設施1260畝。
為了打造西寧夏菜的品牌,提升高原夏菜檔次和品質,西寧市級財政安排專項資金200萬元,在三縣和城北區建設了10個1萬畝露天蔬菜標準園。標準園的建成,加快了新品種的示范和推廣。為優化品種結構,還從北京和山東等地引進了新品種8大類30多個品種,促進西寧蔬菜品種向多樣化、名優化、品牌化發展,達到優化品種結構、彌缺補淡的目的。
為推廣應用新技術,提高產品品質,全市各地在不斷總結當地菜農經驗,并借鑒外地先進技術的同時,自主創新,研發新技術,如2011年大通縣蔬菜技術推廣中心和大通縣國良蔬菜專業合作社合作,成功研發了胡蘿卜雙行施肥起壟覆膜機,并于2012年4月獲得了國家專利局頒布的實用新型發明專利。該項技術的應用,不僅能夠節約成本,降低勞動強度,同時還能縮短土地操作時間,減少土壤水分蒸發,保護土壤墑情。西寧市農牧局還積極爭取項目資金50萬元,示范推廣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在各地積極推廣配方施肥、黃板誘殺、頻振式殺蟲燈、太陽能殺蟲燈、性誘殺、防蟲網、溫室補光增溫、應用有機肥料,根外施肥、病蟲害統防統治等技術,實現了蔬菜種植規模化、生產標準化。
為加強監管,提升質量安全水平,西寧市初步建立了農產品市場準入、基地準出、產品追溯和不合格產品退市等一系列監管制度。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實驗室檢測并投入運營,農業部四次例行檢測,蔬菜合格率為95.41%,水果100%,食用菌95.84%,平均合格率96.34%,市本級抽檢平均合格率為98%。
西寧市農牧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全市計劃新建日光節能溫室7500棟,舊溫室改造提升2500棟;建設常年規模露地蔬菜基地4萬畝。在規模化基地建設的基礎上,繼續推行標準化生產,商品化處理,品牌化銷售,產業化發展模式,全市計劃創建露地蔬菜標準園1萬畝;發揮湟中、大通、西寧市蔬菜研究所現有的智能化育苗溫室的功能和作用,進行蔬菜工廠化育苗,為蔬菜生產基地和農戶提供優質蔬菜種苗1000萬株;計劃配套卷簾機800套,配套溫棚節水灌溉設施5000套,努力打造“西寧夏菜”品牌。(沛綠)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