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6月,大蒜開始上市,山東金鄉就格外忙碌。從縣城周邊的國省干道到曲里拐彎的“村村通”公路,來往車輛幾乎全裝著一袋袋白、紅大蒜,空氣中飄蕩的蒜味讓你確信,這個“中國蒜都”果然名不虛傳。
讓金鄉與大蒜一起出名的,除了大蒜,還有與大蒜如影隨形的價格。從2010年被市場炒爆的“蒜你狠”,到隨后幾年的漲漲跌跌,大蒜幾乎就沒有消停。今年同樣如此,6月初大蒜一開秤,每斤0.7元、0.8元的收購價比去年的1.5元低了一半,一些媒體驚呼大蒜再坐“過山車”。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大蒜增收帶來喜悅
6月16日,在金鄉大蒜交易市場,各種蒜車整齊地擠滿廣場,買家與賣家平靜地開價、議價。年輕的大蒜經紀人蘇團結告訴記者,一車大蒜3000多斤,以每斤0.9元左右的價格收上來,能賣到1元就成。“好賣不?”記者問。“今天賣出去不成問題。”他有幾分輕松。
對這種輕松,金鄉縣大蒜協會會長楊桂華有自己的解釋。他說,大蒜種植成本如蒜種、化肥等加在一起每畝1500元左右,加上人工費超過2000元,今年收成較好,平均畝產在1.1噸,按照每斤0.8元到1元的價格,蒜農略虧或持平,賺的就是人工錢。“不過,今年開秤價格較低只是市場對大蒜增產的一種預估,不能簡單地與去年減產預估的價格相比,而且這不是市場消費能力的真實反映,后期價格應該會平穩一些。”
“市場看上去還比較平和?”面對記者這一提問,楊桂華說,金鄉大蒜已經成為市場“價格風向標”和“產業高地”,經歷了這些年的市場漲跌,從蒜農、經紀人、收貯加工企業到行業主管部門,對正常的市場起伏心中有數。“可以說,金鄉人既有抗風險的心理準備,也有一定的抗風險能力。”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