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舊的紅色塑料袋裹著一個飯團,廢棄的方便面袋裝著幾口炒土豆絲,這就是云南省怒江州貢山縣丙中洛甲生四季桶小學學生李海龍一天的伙食。這是記者幾年前在云南采訪時見到的景象。
如今,像李海龍這樣食品無法得到保障的貧困人口在全國還有1.28億。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公布的數據顯示,這1.28億貧困人口,占全國農村總人口的13.4%,占全國總人口近1/10。
6月5日,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干事若澤-格拉齊亞諾-達席爾瓦在出席《糧食安全:世紀挑戰與應對》一書發布儀式時說,目前糧價高漲并高位波動,糧食安全形勢進一步復雜化,不容樂觀。直至今日,地球上仍有大約8.7億人口饑腸轆轆。
黑土地變成了“破皮黃”
黑龍江是全國產糧和糧食調出第一大省,僅2012年比2003年新增的糧食產量,便可滿足1.62億人口年人均400斤的口糧需求。
然而,黑龍江省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田寶強介紹:“黑龍江省糧食可持續增長正面臨著巨大挑戰。”
田寶強說,眼下,黑龍江省糧食面積占全部農作物播種面積的比重已高達95%,可用于耕地的后備資源十分有限,依靠面積擴大而實現糧食可持續增長的路子基本上被堵死了。
讓當地農業部門更為擔心的是,近年來,黑龍江水土流失面積不斷增大。2011年,黑龍江省水土流失面積為2.07億畝,比2007年增加近500萬畝,水土流失面積占全省總面積的30%以上。
“由于水土流失嚴重,黑土層急劇減少。”田寶強介紹,據數據推算,水蝕耕地豐水年份每年流失表土層厚度達0.6~1厘米,每畝流失表土5噸多,全省黑土資源每年以1.2億立方米速度流失,14萬條侵蝕溝沖刷掉140萬畝土地。
“初墾時,黑土厚度一般在80~100厘米。而目前,黑土層厚度大于20~30厘米的面積只占黑土面積的25%左右,許多地方變成了"破皮黃"。”田寶強說。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