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把水深3.5米以上的魚塘,稱為深水魚塘。這類魚塘由于水體較深,沉積塘底的殘餌和排泄物常因溶氧不足而難以分解,時間一長就會形成有毒有害物質,且受天氣、氣溫等環境因素影響較大。深水魚塘常因水質惡化而引起魚類浮頭甚至泛塘而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因而水質管理一直是深水魚塘養殖生產中的管理重點,可采用以下措施調節深水魚塘的水質:
1、調整養殖結構。適當增加花、白鰱放養數量,控制草、鯽魚等吃食性魚類放養量,目的就是減少吃食魚排泄量。
2、適時加注新水。夏季是魚類攝食生長旺季,水質容易惡化,新水能帶進氧氣和老水中缺乏的某些營養鹽,稀釋水中有毒有害物質的濃度,因此,夏季加注新水能有效改善水質,每7~10天加注一次新水,每次加水10~20厘米,發生泛塘或轉水時應緊急大量加注新水或換水。
3、利用生物、化學制劑調節水質。光合細菌、芽孢桿菌、酵母菌等有益菌,不但能分解有機物,提供浮游生物生長繁殖所需要的營養元素,而且能吸收硫化氫、亞硝酸鹽等有毒有害物質,從而起到凈化水質的作用,每月使用2~3次能很好地改良水質。
4、合理配置使用增氧機。近兩年微孔增氧機在漁業生產中應用越來越廣泛,深水魚塘使用微孔增氧機械增氧效果最好,尤其在魚缺氧浮頭時,能迅速增加水中溶氧,控制浮頭。與葉輪增氧機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興化市荻垛鎮農業服務中心水產站)
來源:江蘇省海洋與漁業局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