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溫嶺市綠洋鱸魚養殖基地幾名工作人員正在收網捕魚。
6月26日下午,溫嶺市綠洋鱸魚養殖基地的幾名工作人員一起拉起網箱,準備將鱸魚打包運送外地。
近日,溫嶺市綠洋鱸魚養殖基地的楊濟旭領取了第一批省級現代農業生產發展資金48萬元。對于一個總投資205萬元的海魚養殖基地來說,這是一筆不小的款項。
溫嶺市綠洋水產養殖位于溫嶺市塢根鎮樂清灣的東門頭港,該區域的洋流速適中,常年有淡水注入,鹽度適宜,飼料生物豐富,避風條件也優越,周邊無工業污染和農業污染源,非常適合鱸魚生長,建設網箱養殖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環境與條件,目前該區域已養傳統網箱3500多只。
海水網箱是溫嶺市淺海養殖的主要模式之一,自1993年養殖以來,規模逐步擴大,并形成了一定規模的出口基地。上世紀90年代初,樂清灣就出現了60多只小口徑網箱用來養殖鱸魚,到2000年網箱發展近千只。但隨著消費者對商品鱸魚品質要求的提高,小口徑網箱已不適應現代養魚發展的要求。過去鱸魚養殖多采用3乘3乘3口徑的傳統網箱養殖,為提高養殖鱸魚的產品質量,溫嶺市綠洋鱸魚養殖基地在2009年開發了6乘6乘4的大口徑網箱進行了試養,結果獲得較好的效益。
來源:臺州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