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我縣小麥收獲已基本結束,夏玉米播種面積達到48.6萬畝,已澆蒙頭水面積35萬畝;棉花已進入盛蕾期。為準確掌握大秋作物苗情、墑情、病蟲草情發展趨勢,及時提出針對性的建議,確保大秋作物豐收,6月19日-21日我局對全縣16個鄉鎮進行了“三情調查”,經過技術人員認真會商,提出如下建議:
一、墑情。6月18日、20-22日,共有兩次降雨過程,平均降雨量分別為4.35mm和15.82mm。目前表墑底墑均充足。
二、苗情。
棉花:一、二類苗面積比例大,總面積達27.6萬畝,占總面積95.83%。株高平均為45.3cm,植株長勢好于往年。
春玉米:春玉米播種面積較往年偏多,預計今年春玉米面積在2萬畝左右,目前春玉米平均株高25.6cm,大多長出五葉一心,長勢良好。
三、病蟲情。春玉米蟲害主要以薊馬、二點委夜蛾為主,病害主要以粗縮病為主。棉花蟲害主要以盲椿象、棉鈴蟲(二代卵)為主,個別地塊已出現枯黃萎病輕度危害。據調查,玉米薊馬發生程度重于近幾年。薊馬蟲田率80%左右,平均百株密度96頭,最高192頭(防防治指標僅為百株30頭)。棉鈴蟲卵平均百株卵量12粒,卵株率40%。
四、對策建議。
棉花管理:一是及時揭膜。促進根系下扎,增強棉花抗旱防早衰能力。二是加強中耕,破除板結。中耕深度最深不超過5厘米。三是科學整枝,適當化控。在能辨認出第一果枝時,即可把第一果枝以下的葉枝去掉,保留主莖葉片,對于缺苗斷壟棉田或密度不足的棉田,可每株保留2個優勢葉枝。蕾期化控,一般畝噴施縮節安1克左右,對于密度偏大或棉株生長偏旺的棉田,要適當增加用量。四是綜合防治病蟲害。盲椿象、棉薊馬、棉蚜、棉紅蜘蛛、棉鈴蟲等害蟲是棉花蕾期及之后的主要蟲害,重點為害棉花的主莖頂部、蕾、花等,造成蕾、花、鈴大量脫落,最終造成減產。防治棉鈴蟲可用菊酯類農藥以及甲維鹽等噴霧,可兼治棉蚜;防治棉盲椿象、棉薊馬和蚜蟲可選用啶蟲脒、吡蟲啉等噴霧防治;用蚜螨特、掃螨靈、甲維鹽等防治棉紅蜘蛛和棉蚜。同時,結合治蟲,加部分抗病抗逆制劑如黃腐酸鹽混合噴施,可有效提高棉花的抗病性。
來源:河北景縣農業局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