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說的食品添加劑,人家賣貨的就表達了一個觀點,食客們喜歡更辣的,更鮮的,普通調味品根本達不到那個要求,所以就得用化工原料。今天水果又是這樣,賣水果,就是為了好吃,安全,可我們對于食品賣相的苛刻要求,遠遠超過了對于食品安全的要求,所以,好看的,或者說包裝的好看的商品擠掉了真正的好食品。咱們也得反思。
那續著昨天食品添加劑的話題,我們今天也又關注了夏季熱鬧的飲料市場,那里邊的作料,多不多呢?
臺東步行街
第一站,記者先來到臺東步行街,這里人流密集,是賣飲料的好地方,不到500米的距離,集中了十幾家飲料店,家家都在顯眼的位置放了很多水果,都自稱是鮮榨果汁,那就來一杯嘗嘗吧。
記者留意到,這個不到五平米的小店里,只在柜臺上擺了些橙子,根本沒有草莓,店員調制飲料時,一直背對記者,手里似乎拿著一個白色的袋子,往杯子里倒著什么。
袋子里明明是粉狀的東西,怎么會是糖水呢?可無論記者怎么問,店員就是不接這茬,不到兩分鐘的時間,飲料就做好了。記者在臺東轉了一圈,幾乎所有的小飲品店都是同樣的情況,無論做哪種飲料,時間都不會超過兩分鐘,而制作過程卻很隱蔽,這些飲料到底是怎么做出來的呢?隨后記者又來到香港中路,一家飲品店的店員說出了內情。
店員透露,那些擺在明面上的水果其實只是幌子,店員暗中往杯子里加的東西,實際上就是形形色色的添加劑,成本很低。
便宜沒好貨,但貴的就一定有保障嗎?這名店員說,純的鮮榨果汁根本不存在,即便是幾十塊錢一杯的果汁,大多用的也是一些腐爛變質的水果,而且多多少少也得往里加點兒東西。
看來,所謂的純果汁其實都是些噱頭,中午,記者又來到一家飯店,這里的飲料也很受歡迎,尤其是玉米汁。
服務員說,俺們這里所有的飲料,都是用新鮮果肉加水調制出來的,可一番交談之后,人家又改口了。
來源:青島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