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漁港是漁民捕撈和增養殖業生產懶以生存的重要基地,是保障漁船漁民安全的重要設施,是漁業產、供、銷的重要樞紐,也是建設現代漁業經濟與構建和諧漁區的重要載體。長島縣現有漁船4000余艘,完全依賴漁港從事漁業生產和安全避風,但是我縣的群眾性漁港狀況令人堪憂,亟待修復。
據統計,長島縣現有漁港26處,分散在渤海海峽的10個島嶼上,這些漁港始建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均為群眾集資修建,為全縣的漁業生產和漁船避風發揮了巨大作用。由于修建時間久遠,加之常年受海浪等自然因素影響,絕大多數漁港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破壞,部分漁港損壞較為嚴重,有的漁港碼頭胸腔掏空垮塌,防波堤破壞,港池淤積,已經無法滿足漁船停泊、作業和避風的需要,嚴重影響了漁民的正常使用,并且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僅2012年的三次強風暴潮中,全縣有13處漁港碼頭嚴重受損,300余條漁船損毀,1000多條漁船被迫轉移上岸或轉至遠離本島的其他島嶼避風,給漁民群眾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加大了漁民生產作業成本,漁民要求修復漁港的呼聲十分熱切和強烈,加快漁港修復已刻不容緩,如不進行維修,有的漁港將面臨報廢的危險。
長島縣海洋與漁業局高度重視群眾性漁港的修復工作,組織港口建設專家和有關人員對全縣群眾性漁港進行了全面檢查和論證,并且做出了具體的修復方案,主要是對漁港碼頭進行混凝土灌注,防波堤加固,港池清淤,新建防波堤等修復措施,以防止年久失修造成漁港報廢。長島縣政府已將漁港修復納入為民辦實事工作計劃中,按照“先急后緩”、“先北島后南島”的原則,計劃三年之內逐步對全縣群眾性漁港進行修復。漁港修復資金采取縣、鄉、村和社會力量共同籌集的原則進行承擔,今年該縣財政從海域使用金中調撥一部分資金用于漁港修復的補助資金,漁港修繕工作已全面展開。
來源:長島縣海洋與漁業局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