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興化市下圩鎮農業服務中心水產站 翟華坤
盛夏即將來臨,作為盛夏至初秋季節養殖水體中常見的一種有害藻類,微囊藻(藍藻類的銅綠微囊藻和水華微囊藻)極易在池塘中大量繁殖,并在水體表面形成一層綠色水華,俗稱“藍綠藻”、“湖靛”,嚴重時可以布滿整個養殖水體,抑制有益藻類的生長,導致水體的生產力下降,對養殖的水產品質量安全造成嚴重危害。現將其相應防治對策介紹如下:
發生條件:當養殖水體中有機物含量過高,而氮磷比例較小(n:p<10:1)時,微囊藻可從環境中攝取相對數量不足的有效氮,滿足其生長。同時還能分泌出一種抑制其他藻類生長的物質,逐步形成水體優勢種群。微囊藻喜高溫、強光和偏堿性水質,水溫在28-35℃時繁殖最快。
危害:微囊藻雖然含豐富的蛋白質,但其細胞內存在蛋白活性酶拮抗物質,鰱、鳙魚等濾食性魚類攝食后不能被消化,不利于生長。當生長過于旺盛的微囊藻因老化而大量死亡后,藻體被厭氧細菌分解,消耗水體中大量溶氧,同時產生羥胺、硫化氫、肝毒素、神經毒素等有害物質,導致魚類缺氧和中毒,嚴重者造成死亡。
防治措施:1、加強水質調控,切實搞好預防。微囊藻多發生在魚類生長的旺季,一旦大量出現,有較大的危害性。平時可通過以下方法進行預防:①塘內合理套養一定數量的花白鰱,增加對水體氮、磷的利用率,有效控制池塘富營養化程度;②經常注排新鮮水;③利用增氧機增加底層水體溶氧量;④經常潑灑微生態制劑(光合細菌、芽孢桿菌、硝化細菌等),加速氮循環,促進其它有益藻類的繁殖,抑制微囊藻水華的發生;⑤氮磷比例不均衡的養殖水體,及時根據實際情況追施氮肥或磷肥,確保水體中氮、磷得到有效利用。2、對已經出現微囊藻水華的魚塘,可灑0.7mg/l的硫酸銅或其它滅藻劑及早進行殺滅。殺滅后,應采取換水、施肥等措施,重新培肥水質。
來源:下圩鎮農業服務中心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