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微耕機在洛川蘋果園演示作業
6月22~23日,由農民日報社聯合延安市政府、陜西省果業局舉辦的海利爾杯“品牌農資中國行”大型惠農公益活動走進了蘋果之都陜西洛川。來自全國的50多家品牌農資企業齊聚一堂,吸引了陜西省200多家合作社、種植大戶代表以及1500多名群眾前來參加。洛川活動是整個公益活動的第四站,圍繞果業為主題展開。
“品牌農資中國行”旨在為農業經營主體和品牌農資企業搭建直接對接的平臺。此次活動安排了品牌農資企業深入田間地頭親自演示新型農機設備,介紹生物肥料、農藥的使用方法,辨別真偽農資技巧,還組織了農民與品牌農資企業面對面交流、農技咨詢、專家技術講座、品牌農資推薦等。
專家講座座無虛席
“天下黃河九十九道灣,地上蘋果一縣一鄉黨(老鄉)”。據介紹,自從1947年洛川縣大同鄉(今永鄉鄉)阿詩村老鄉李新安把蘋果引入洛川,60多年里,洛川全縣將蘋果作為自己的主業來謀劃發展,全縣64萬畝耕地蘋果種植保持在50萬畝以上,2012年產量達到了75萬噸,產值達到27億元。本次“品牌農資中國行”為洛川果農帶來的品牌農資均比市場價優惠20%~40%。在活動現場,沃特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向3家蘋果專業示范合作社捐贈了45噸專用有機肥。其他企業也向農民贈送了農藥、肥料等。在現場果農對記者講,活動為農企之間架起了“直通快車”,減少了農資流通環節,讓優質放心農資直接進社入戶,非常受果農歡迎。兩天活動,農資企業與陜西合作社和種植大戶達成采購意向1689萬元,與洛川縣政府達成投資意向3750萬元。
在洛川蘋果博物館,講解員告訴記者,洛川農民稱蘋果是他們增收致富的“金果”。當年,牛頓從掉在頭上的蘋果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洛川農民也是受到蘋果“萬有引力”吸引,全縣上下始終圍繞干好蘋果這件事創業。如今在洛川,果農通過蘋果致富,平均兩家就有一部小轎車,幾乎家家都有微耕機和除草機。舊縣鎮洛陽村果農張銀有講,果農對果樹技術、好的農資產品都非常看重,這次在活動現場,專家講座被果農擠得滿滿的就是最好的證明。洛川果農非常看重洛川蘋果的聲譽,據一位農果合作社負責人介紹,當初他們合作社有兩個果農圖便宜,買了不太好的農藥,遭到全體社員一致譴責,為了洛川蘋果的聲譽大家自覺達成共識,決不允許使用劣質假冒農資。
這次活動,還通過無底價拍賣形式以低廉的價格向合作社、種植大戶出售了農機、農藥和化肥。山東常林農業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價值4500元的1wg6型微耕機被洛川縣多元素健康蘋果專業合作社的屈小建以3300元的低價拍走。價值5500元的沭河“小田王子”手扶拖拉機被楓棲鎮上黑木村史軍旗以4200元拍走。常林公司馬經理告訴記者,這兩款設備都是補貼農機,他們還將配合購機農民在當地辦理購機補貼,兩臺農機可以分別獲得補貼1300元和1600元。來自甘泉縣稻鎮的農民丁炳學則以520元拍得了市場價值2000元的“陜西鼎天”的液體肥一箱。他說:“聽說液體肥混合均勻,要回去用用,看液體肥好不好使。這次無底價拍賣,我們幾個鄉黨還是頭一回參與。”
全國農技推廣服務中心主任陳生斗在活動現場談到:“推進現代農業的發展,必須要從農資抓起,從推廣健康安全農資做起。要堅持開展多形式的技術培訓活動,教會農民安全使用農藥,以科學、經濟、環保的方式進行施肥,同時堅持機械化、集約化、標準化的發展方向。”
農民日報社黨委書記、社長唐園結表示,目前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龍頭企業等正逐步成為農業生產的經營主體,這些新型經營主體對品牌農資、優質農資的需求更加強烈。農民日報社今年啟動的“品牌農資中國行”大型惠農公益活動就像“農資服務快車”一樣,旨在宣傳“三農”政策,促進農資品牌化建設和農資行業健康發展,助力農資企業更好地服務于現代農業,指導農業生產者科學選購、使用農資產品。(王東生 胡明寶)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