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周以來,在美聯儲稱可能放緩qe及中國“銀行間流動性危機”的消息之后,全球大宗商品市場應聲大跌,這令本已疲弱的商品市場更是雪上加霜。
高盛、摩根士丹利、花旗等國外重量級機構紛紛宣稱:“大宗商品牛市已經終結。”
而就在本周,國際商品巨頭嘉能可創始人馬克里奇的逝世,更像是為一個繁榮的時代劃下了句號。
而在這動蕩時刻,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當前國內三大交易所已經有約26種新商品合約進入研發和立項階段,中國商品期貨市場還在發展過程中。
牛市不再
6月21日,美聯儲主席伯南克的講話釋放的qe放緩的信號,有如一聲發令槍響,令全球股票、政府債券等非美元資產都陷入了一場拋售大潮之中,本已疲弱的商品市場亦不能幸免。
商品市場風雨飄搖,黃金和白銀價格跌至近三年低點,銅價跌至20個月低位,其他工業金屬也全面下挫,wti原油創七個月最大單日跌幅。全球最大的黃金etf——spdr gold trust的黃金持倉量周三跌破1000噸,降至四年來最低。
此前,國際商品市場的大玩家們已經開始集體唱空。
據金融時報消息,商品重量級玩家摩根士丹利近日在一份內部備忘錄中,向其員工宣布將會縮減在大宗貨品交易方面的業務,關閉在上海和迪拜的商品業務辦公室,并裁減10%左右的商品團隊員工。據悉,摩根士丹利大宗商品交易主管在備忘錄中表示:“同最高峰的2007年到2009年相比,大宗貨品交易的利潤空間幾乎縮減了50%。”
無獨有偶,高盛發表報告宣稱:“大宗商品牛市即將結束。” 報告認為,由于供應飆升,大宗商品的超級周期行將結束,大宗商品的走勢將偏離于股票市場的走勢。
花旗亦在一個月前發布的研報中表示,由于中國經濟從基礎設施建設轉向國內消費和服務,大部分的大宗商品今年將下跌,而大宗商品的超級周期將于11月份結束。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