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神舟十號飛船返回艙開艙儀式在北京舉行。作為此次神十“飛天”唯一搭載的水果,雙流草莓在太空遨游15天后,和其他搭載物品一同出艙落地。
當天的開艙儀式在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舉行,隨著“開艙”指令下達,工作人員使用開艙“鑰匙”打開返回艙,陸續(xù)取出搭載的物品。隨后,在開艙現場進行搭載物品的移交。
此次隨神舟十號上天的20多克雙流草莓種苗干細胞,分裝在6支小小的太空試管里。負責神十搭載種苗實驗的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資源植物重點實驗室首席研究員沈世華博士介紹,僅從肉眼觀察可以看到,經過半個月的太空遨游后,器皿內的干細胞培養(yǎng)液明顯變深,“其他變化要在實驗室里觀察。”
“這小小的20多克種苗干細胞,承載著雙流草莓續(xù)寫輝煌的夢想。”專程趕到北京迎接草莓干細胞出艙的雙流縣草莓專家干大木告訴記者,雙流草莓栽種已有近30年的歷史,并成為我國地標性產品,每年產值達10億元。但近年來品種單一、老化,當地希望借鑒太空培育豇豆、番茄等成功經驗,培育出太空草莓,改良現有品種,為開發(fā)新品種奠定基礎。
干大木說,這個“上天”的機會他們等待了三年。此番得益于中科院與四川思博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院企合作”,由企業(yè)挑選出經過脫毒的雙流草莓主力品種種苗,然后由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提取干細胞,聯系神十搭載飛天。
“太空搭載是對雙流草莓重新‘改造’的一個好辦法。”沈世華告訴記者,雙流草莓“走出”神十后,將經過活化培養(yǎng)、繼代培養(yǎng)、分化芽、分化根、練苗等一系列精心呵護培育,最后會選擇基因誘變狀況較好的種苗送往雙流種植,進行大田篩選。“最快半年就能品嘗到這批太空草莓了。”記者羅向明
來源:四川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