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28日在北京表示,過去400年間主導世界的大西洋[-0.17% 資金 研報]世界權力中心現在轉向亞太地區。他指出,大國是可以和平共處的,“雖然他們之間需要經常保持相互較量的狀態”。
基辛格是在北京舉行的“第三屆全球智庫峰會”開幕式上作出上述表述的,本屆峰會主題為“新發展、新合作、新格局”。基辛格認為,現在的國家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互動。
與全球化發展相生相伴的還有全球化挑戰。基辛格指出,包括環境、氣候、能源、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在內的挑戰,以及新技術帶給每個國家和民眾的影響,并非一國之力能夠應對,各國、各地區應攜手合作。
“雖然大國之間常需保持相互較量,但實際上是可以和平共處的”,基辛格說,新興大國和原來的大國可以建立一種新型關系,以合作和伙伴關系為基礎,“當然有人認為這是不現實的,我認為這是唯一現實的選擇”。
以中美關系為例,基辛格指出,隨著經濟的發展,兩國之間不可避免地會發生一些矛盾,但是發生沖突這樣的事情并不是不可避免。
基辛格指出,中美可以共同合作來應對挑戰。恢復相關地區的秩序,在防止核擴散等一系列具體問題上取得進展,并且取得共同繁榮,“這是一個崇高的目標,也是兩國領導人為自己設定的目標”。(中國新聞網)
來源:中國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