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早稻生長已進入灌漿期。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泉塘子中試示范基地的水稻長勢如何?帶著疑問和期望,6月26日,中國工程院院士、省政協(xié)副主席、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中心主任袁隆平來到泉塘子中試基地實地考察。湘潭市政協(xié)主席周放良、市政協(xié)副主席肖克和陪同考察。
袁隆平首先來到姜畬鎮(zhèn)梅花村的新品種潭兩優(yōu)215百畝示范田。由市農科所選育的潭兩優(yōu)215屬早熟品種,株高僅77.9厘米,正因為如此,該品種綜合性狀好,有效穗較多,適宜機收。袁隆平走到田埂上,彎腰取樣,仔細查看稻穗生長情況。看到示范田稻穗整齊一致,株葉形態(tài)優(yōu)良,田間無病蟲危害,他頻頻點頭稱贊:“這個搞得不錯。”并不時囑咐負責人,當前特別注意防治稻飛虱。
除示范種植水稻新品種外,泉塘子中試基地還承擔著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三一”豐產工程(即“兩分田/三分地養(yǎng)活1個人糧食高產工程”)任務。袁隆平隨后又來到尚泉村的“三一”豐產工程早稻超級稻組合展示區(qū)。據泉塘子農技站負責人介紹,今年泉塘子基地大面積栽培的組合品種是潭兩優(yōu)921、潭兩優(yōu)215和陸兩優(yōu)4026,他們在使用肥料和集中先進農業(yè)技術方面都做了許多嘗試。
袁隆平說,“三一”豐產工程是三大豐產工程(即“種三產四”工程、“三一”工程和第四期超級稻畝產一千公斤攻關)中的重要項目,只適宜在糧食高產區(qū)實行。湘潭要緊緊圍繞高產四大要素即良種、良法、良田、良態(tài),開展糧食生產,爭取在全省率先實現“三一”豐產目標。袁隆平希望,湘潭增設糧食生產示范點,不斷創(chuàng)新農業(yè)生產技術,為全省糧食生產作出新貢獻。
周放良說,感謝袁隆平對湘潭糧食生產工作的大力支持。她表示,湘潭將認真落實糧食生產的各項任務,為全省的糧食生產作出積極貢獻。
來源:湖南農業(yè)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