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年來,毒生姜、毒豇豆等食品安全事件,日益成為老百姓餐桌上的大問題。高度農藥的濫用情況也引起了空前關注。
現在,高毒農藥到底泛濫到什么程度,地方政府對此的重重禁令起作用嗎?
6月17日到6月27日是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經濟半小時》記者來到了農業大省陜西,對該省的重要蔬菜基地渭南市進行了調查,發現素有“關中糧倉”、“陜西棉倉”之稱的渭南,其農資市場上百家農藥店各種高毒農藥隨處可見,經銷商違法違規,隨意銷售,既不要求出具證明,也不進行實名登記,根本不管這些高毒農藥的注射和用途。
甚至還能買到國家明令限制使用的高毒農藥“氧樂果”。氧樂果又稱氧化樂果,是一種危險的高毒農藥,早在2002年農業部就明令要求對它限制使用。但為了推銷農藥,這位店主卻忽悠記者,說氧樂果只是中毒農藥,可以隨便用在任何蔬菜和果樹上。
那么,渭南的農戶們又是如何呢?
記者了解到,陜西渭南當地的農戶們對高毒農藥的危害心知肚明,連他們自己都把對外銷售的蔬菜瓜果和自已吃的蔬菜瓜果分開來種,對外銷售的蔬菜瓜果他們隨意噴灑高毒農藥,而自己吃的蔬菜瓜果則寧肯蟲咬爛了也不打農藥。
事實上,對于這些禁藥的毒性,菜農們心知肚明,但是依然大量使用。菜農告訴記者,還有人大量買巨毒農藥,有用時一家人買一箱,一箱子就是十來瓶,把藥澆在水里,所以一般不要吃韭菜,癌癥都是這些農藥造成的。
商店隨意出售高毒農藥,農戶隨意噴灑高毒農藥,情況觸目驚心。為什么那么多法律法規都變成了一紙空文,為什么農民們對高毒農藥如此依賴?為什么生態環保的種植技術得不到農民認可?帶著這些問題,我們采訪了中科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員蔣高明。
蔣高明說,在中國不用農藥的量,占整個18億畝農田萬分之一都沒有。專家這么說,官員也這么說,莊稼吃農藥,就和人吃藥一樣離不開,就跟吃飯一樣離不開,不打農藥的地非常非常少。
而近十多年來農藥泛濫,嚴重污染了環境,破壞了生態,農藥的大量使用,良莠不分地殺死了大量害蟲的天敵,嚴重破壞了農田的生態平衡,并導致害蟲的抗藥性不斷增強。農業病蟲害越來越嚴重,農藥用量越用越大,而防治效果越來越差,這就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
來源:食品產業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