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霍桃 報道 水產養殖導致的水體富營養化問題已經對我國水環境造成嚴重威脅,而水域污染問題被認為是制約我國水產養殖業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瓶頸。日前,北京市水處理環保材料工程技術中心將自主研發的生物碳纖維填料應用到水產養殖水體修復中并取得成功,這一技術也有助于提高城鎮污水處理廠的出水水質。
為了推廣這一研究成果,北京市水處理環保材料工程技術中心將與北京化工大學共同舉辦“污染水體修復與水環境管理信息化技術論壇”,邀請北京市及相關地方環保、農業等部門負責人與專家,圍繞水產養殖水體修復與凈化、污水處理廠水質提標的現狀和研究進展、水環境管理信息化等內容進行交流研討。
近年來,我國養殖業發展迅速,養殖廢棄物產生量也大幅增加。根據我國污染源普查的動態更新數據,2010年全國養殖業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別達到1184萬噸、65萬噸,分別占全國總排放量的45%和25%,占農業源的95%和79%,養殖污染已經成為造成我國環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作為世界水產養殖第一大國,我國的水產養殖產量占全球產量的70%,如何治理水產養殖導致的水體富營養化問題、能否高效修復水產養殖水體等問題正在被多方關注。
據悉,中科宇圖天下科技有限公司還將在論壇中介紹水環境管理信息化的研究及新技術應用。隨著物聯網的發展,信息化技術在水環境管理中的作用將日益明顯。
來源:中國環境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