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打工多年,不僅自己家的田沒人耕種,也看到別人好多地都丟荒了,心里覺得真可惜。”興業縣山心鎮要古村農民覃祖懷感慨地說,自家世世代代以耕田為生,雖說后來去打工賺了點錢,但也把老祖宗留下的這份祖業荒廢了,所以他尋思著找個辦法把田地“盤活”。
聚寶盆:一次投入年年收
沿著山間小路爬了半個多小時,在一個叫山豬嶺的地方忽然開闊起來,幾張小“池塘”映入眼簾。說是池塘吧,一眼就看得到底,大約只有三四十厘米的水面;看起來又有點像水田,因為“池塘”里稀稀拉拉種著些水稻。
“這里原來是丟荒了兩三年的山沖地,現在是我的田螺地了。”覃祖懷解釋說,他利用山沖中的荒地改造來養田螺,既簡單實用又能獲得不錯的經濟效益。據介紹,只要經過挖深填高兩道簡單的工序,就可把田地改造好用來養田螺,一是將田地挖到一米左右的深度,利于田螺過冬;二是將田埂加高加寬,防止田螺逃走。
“只要第一年放一次種,以后每年都有田螺收了。”覃祖懷說,田螺生長速度快和繁殖能力強的特點人所皆知,一般的田邊、河道、水渠都可輕易地見到它們的身影,因此養殖田螺也相比其他動物要簡單得多。據了解,養殖田螺每年每畝約可收獲1500-2000公斤,按2.5元/公斤的價格計算,每畝的收入約為15000-20000元。另外,田螺也和蛇等動物一樣會冬眠,一年只有9個月的喂養期。幫工的楊嫂說:“養田螺挺輕松的,只需三天喂一次,半個月消毒一次即可,飼養、護理都挺簡單的。”因此,即使平時只有她一個人管理近40畝田螺地,也絲毫不影響她回家干農活、做家務。
田螺經:多動腦筋才能富
來源:玉林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