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大科學發展,控制生產規模。全面推進石榴產業轉型升級,加大科學發展力度,實行規模總控,按照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全縣石榴基地總規模控制在30萬畝左右。各石榴產區按照“山頂戴帽、山腰栽果、壩區種糧”的生態產業建設格局,科學規劃,適度規模種植。
(2)積極創新體制,培育種植大戶。積極推進農村土地規范流轉,鼓勵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流轉,促進適度規模經營;探索建立工商企業租賃農戶承包耕地準入和監管制度;把職業農民培訓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經營者、專業合作社管理者傾斜,提高他們的生產技能和經營水平,大力扶持專業合作社發展,支持專業合作社開展規模化基地、農業投入品經營配送、產品營銷體系和自身能力建設。
(3)加強科技創新,推進科學種植。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加強與中國園藝學會石榴分會等科研社團合作,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示范基地,推廣節本增效栽培綜合技術。加快石榴良種繁育中心建設,推進新品種新品系選育推廣。引導果農采用先進科技和生產手段,挖掘增收潛力。推廣滴灌技術,節水節能,抗旱奪豐收。
(4)加強行業監管,提升果品質量。加強農業投入品源頭管理、動態監管和專項整治,培育專業合作社建立統一投入品使用、生產技術、病蟲害防控、質量標準、品牌包裝、收儲銷售“六統一”的統分雙層經營機制,探索建立產地準出、市場準入制度和投入品控制體系、質量安全監控體系和全程可追溯體系建設。
(5)做響石榴品牌,積極開拓果品市場。繼續實施“區域品牌+企業品牌”戰略,強化“三品一標”認證管理,進一步做大品牌規模、提升品牌效應。實施走出去戰略,通過“政府搭臺、企業唱戲”,扶持專業合作社、營銷企業參加國內國際各類農博會、農產品展銷會、產品推薦會等大型展會,提高會理石榴的知名度,美譽度,積極開拓果品市場。(黃正洪)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