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晉城市農委以“省設施蔬菜百萬棚行動計劃”為重點,以蔬菜標準園創建工作為抓手,克服天氣災害的嚴重影響,積極推進設施蔬菜標準化生產和質量安全工作,全市蔬菜產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設施蔬菜凸顯引領農民增收的新優勢。
一、全市蔬菜價格一直處于高位運行態勢,是近五年來效益最好的一年。1—6月份,全市設施蔬菜種植面積4.14萬畝,總產量達17.4萬噸,總產值為3.74萬元,同比增4797萬元。總純收入2.8萬元,同比增4416萬元,種棚菜農純收入7017元,極大地調動了菜農生產積極性。
二、全市設施蔬菜向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方向轉變中,生產水平明顯提高。我市設施蔬菜標準園創建工作力度加大,標準化生產進程加快。目前,全市占地200畝以上的設施蔬菜園區超100家,已命名的部級標準園3個,省級標準園3個,市級現代農業園區30個。標準園區的創建極大地推動了集約化育苗、新品種引進及防蟲網、粘蟲板、頻振式殺蟲燈、防霧滴棚膜、水肥一體化膜下滴灌、高溫悶棚、無土栽培等新技術的普及應用,蔬菜生產水平與質量均得到提升。
三、蔬菜設施抗災能力強的優勢顯現。今年春季,受低溫凍害和持續干旱的影響,我市農業生產損失較大。盡管全市2000多畝春秋大棚也遭到低溫凍害的影響,但同其它產業相比而言影響相對較小,產出水平最高。在沁水縣中村鎮張馬村,去年建設溫室大棚60多棟,當年定植茄子15棚,一棚(2畝)一茬純收入9萬元。澤州縣北義城鎮程溝村聚豐惠民農業專業合作社,一棚(1.3畝)兩茬西紅柿,純收入8萬余元。(山雁)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