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縣病蟲測報監測預報,今年我縣第四(2)代稻縱卷葉螟成蟲于6月27日開始上升,6月28~29日出現遷入高峰。主要特點表現為:一是成蟲發生高峰早于去年;二是發生量差異較大,蛾量高的區域每畝達475只,少的區域每畝只有35只,卵量多的區域每畝3.2萬粒,少的區域每畝只有0.4萬粒;三是危害相對集中,據目前情況看,5月中、下旬播種的早播單季稻類型是該代縱卷葉螟峰次的危害重點。
鑒于今年我縣早播單季稻多于上年,且該代縱卷葉螟發生早于去年,區域間、類型間差異較大的實際情況,縣農技推廣總站要求各地要控制早播單季稻的縱卷葉螟危害。
一要抓住適期防治。據縣病蟲測報站預報,該代稻縱卷葉螟一峰低齡幼蟲高峰期大體為7月6~8日,各地農戶要抓住這一時期及時用藥,控制危害。
二要抓住防治重點。各地加強檢查,抓好分類指導,特別是5月中、下旬播種的早播單季稻類型是本次蛾峰成蟲繁殖的重點和防治的重點對象。要按照水稻分蘗期稻縱卷葉螟防治指標(百叢稻幼蟲40條)的要求,開展達標防治,不搞“一刀切”普治。
三要抓好安全防治。在用藥上要選用高效低毒對口藥劑,推進農藥減量控害,減輕農藥污染,具體藥劑參照《病蟲情報》推薦農藥選擇使用;同時高溫即將來臨,要做好安全用藥和自身防護,防止中毒事故發生。
此外,根據病蟲測報站分析預測,預計7月10日左右可能出現稻縱卷葉螟成蟲再次遷入峰,希加強調查,因田制宜做好后峰幼蟲的防治。
來源:浙江農業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