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嘗試把果園托管給大戶,咱不操心、不愁災,省心地給他當工人!”幾天前,在陜西延安市洛川縣老廟鎮板胡村的蘋果園里,記者見到村民王永平,他戴著遮陽帽、穿著背上印有“巨元合作社”的軍綠色t恤和工裝褲,看他的裝扮的確更像個“工人”。
洛川是著名的蘋果之鄉,農民人均果園3。1畝,居全國之首。王永平一家四口人有13畝果園,全家僅果樹去年收入就達15萬元。去年9月,從石油企業退休的老職工解巨源回家鄉成立了合作社,王永平將家里7畝果園流轉給合作社“托管”。
“單家獨戶務蘋果,工序多勞動強度大,買農資擔心假劣,賣蘋果擔心銷路,最怕還是霜凍和冰雹災害。”王永平說,“種蘋果收入確實高,但讓人有操不盡的心。兒子兒媳也不愿干這活,真的是太累人了!”
王永平家13畝果園現在是“一園兩制”,去年他將7畝果樹托管給大戶,自己還管護著6畝。合作社每年每畝給承包費3000元共2。1萬元,工資收入1。4萬元。年底還將按果園面積參與合作社的分紅。托管給大戶后,王永平成為合作社“中層”技術人員,平時只干些果樹修剪、防病刮腐、機械鋤草的“技術活”。
“以前用鋤頭鋤草一天鋤一畝,現在用鋤草機一天10多畝;以前蘋果套袋時家家戶戶愁短工,現在合作社一招就是上百人;以前施化肥買農藥擔心有假,現在合作社施農家肥用誘蟲燈和黏蟲板;以前霜凍不防范,現在統一安排用煙熏。”王永平掰著手指給記者細數著自己從“果農”到“果業工人”的變化。
王永平說:“去年先嘗試把7畝果園托管,老婆也不用務果樹出去打工了。觀察一年合作社靠得住的話,我將把所有果園托管給合作社。這么多年太累了,也應該享受一下了。”王永平也已經為自己想好了后路,他今年在縣城買了100多平方米的商鋪,要開始過城里人生活了。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