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7月2日,寶雞市漁政監督管理站在渭河岐山縣十公里生態景觀長廊及核心水域,投放10萬尾魚苗開展魚類增殖放流活動。此次增殖放流魚苗平均規格5-15厘米,品種包括鰱魚2萬尾、鳙魚2萬尾、鯉魚2萬尾、鯽魚2萬尾、錦鯉2萬尾。
作為黃河最大支流的渭河,從甘肅天水流入寶雞,其中寶雞段全長224公里,途經陳倉、渭濱、岐山等六個縣區,被稱為寶雞的母親河。自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隨著環境改變和人為影響,渭河寶雞段的野生魚類數量急劇下降,部分魚類幾乎瀕臨滅絕。近年來,寶雞市水利、環保等部門聯手開展渭河生態環境治理工作,水質得到逐漸改善,渭河又恢復了往日飛鳥翔集,錦麟游泳,郁郁青青的壯觀生態景象。為了鞏固良好的水生態環境,增加生物多樣性和生態修復進程,市漁政監督管理站組織開展魚類增殖放流活動,并連續四年在千河、嘉陵江、渭河市區段等流域投放各類魚苗5000多萬尾。開展人工增殖放流活動,一是保護母親河和促進漁業可持續發展的具體措施;二是進一步增強全社會保護漁業資源、愛護環境意識的實際行動;三是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維護水生生物多樣性、恢復渭河流域天然水域生物鏈,建設生態文明家園的重要舉措。
來源:寶雞市漁政站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