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油跌破前低找尋年內大底
6月份,國內豆油期現貨價格在經歷半個月橫盤后,再次調頭向下,并創下年內新低,貿易商采購熱情不高。7月份,預計國內豆油期現貨價格重心將進一步下移,在cbot盤大豆期價跌破1100美分/蒲式耳之前,估計國內豆油行情拐點不會出現,不建議建立趨勢性多單,操作上仍建議隨用隨購,不可急于抄底。
后市利空因素:一是7月份進口大豆到港量仍在歷史高位,加之油廠有一定壓榨利潤,豆油供給將增;二是cbot大豆近期合約雖較堅挺,而遠期合約卻存在較大向下空間,一旦cbot大豆期價回落,必然帶動國內豆油價格下跌;三是南美廉價豆油上市量增加,在當前與棕櫚油價差較大的情況下,也需降價爭奪市場份額。
利多因素:一是市場進入天氣敏感期,天氣炒作將時有發生,cbot大豆期價會出現下跌中的反彈,但不會改變中長線向下的方向;二是豆油期現貨價格已跌破前期低點,部分資金可能判斷已到底部,并入市抄底。
臨儲政策改變菜油期價暴跌
6月份,國內菜籽油期貨價格暴跌,單月跌幅達12.48%,國內菜籽油現貨也跟盤下跌,但跌幅遠小于期盤。長江流域油菜籽集中上市,由于今年油菜籽收獲時間較往年提前7~10天,今年油菜籽收購進度明顯快于去年,到月底時,多數地區已完成第一批收購,開始執行第二批收購。考慮到今年進口菜籽油和其他油品不能進入臨儲,且市場所剩菜籽不多,估計第二批次數量不能全部完成。
7月份,預計夏收油菜籽的集中上市將結束,今年夏收油菜籽基本在政策指導價附近運行。預計在臨儲收購結束之前,國產菜油和進口菜油價格將繼續雙軌制,進口菜油因處于和豆油、棕櫚油的比價劣勢,價格將在成本以下弱勢運行,國產菜油則在政策支撐下居高不下,在成本價運行。
在臨儲收購結束后,進口菜油價格主導市場,未來幾個月,國內菜油價格整體穩中趨弱。一是1~6月進口菜籽油和進口菜籽所折油數量同比大幅增加;二是今年進口菜籽油進入臨時儲備的難度加大,菜油市場供應量增加;三是11月船期進口油菜籽成本已回落到4800元/噸以下,按目前的油粕價格計算,仍有較大的壓榨利潤,意味著油粕均有向下空間。
系統風險籠罩棕櫚油見新低
來源:互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