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此前食藥監(jiān)管總局的要求,藥店將試行專柜銷售嬰幼兒配方奶粉。昨日記者發(fā)現,本市部分藥店已將奶粉擺上貨架,但品種相對單一。不少消費者表示,藥店銷售奶粉更加可信,如果有合適的品牌會考慮購買。
部分藥店開售奶粉
市民劉女士的女兒已經10個月大,一直堅持母乳喂養(yǎng)的她打算為孩子添加配方奶粉。昨日,她驚喜地發(fā)現,藥店里出售嬰幼兒配方奶粉,立即買了兩罐某品牌嬰幼兒2段奶粉。“我聽說在國外或是香港地區(qū),奶粉都是在藥店賣的,我覺得這樣比較安全可信。”
記者昨日對本市部分藥店進行了走訪,在紫金山路附近的一家藥店里,一種瑞士原裝進口奶粉已被擺上貨架。由于剛剛上貨,部分銷售人員甚至對其配方和分段情況還不甚了解。“我們這的奶粉才剛剛到,正在對員工進行這方面的培訓,不過上午已經有人來買了。”一位銷售人員表示,“目前在售的只有這一款。”
河東體育場附近的另一品牌藥店也有一款奶粉在售。記者在現場看到,各段奶粉比較齊全,幾乎沒有斷貨情況,從生產日期上來看,都是近期出廠的。此外,河西區(qū)大沽南路附近一家藥店負責人表示,盡管目前該店還沒有奶粉銷售,但“應該很快就會到貨”。
藥店賣奶粉有點貴
價格方面,藥店銷售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售價與超市基本持平,略高于母嬰店,與網上商城相比更沒有優(yōu)勢。例如,某藥店銷售的2段嬰幼兒配方奶粉600g售價338元,而同款商品網店代購只需180元,還可享受6盒包郵。
總體上,本市各大品牌藥店都在進行嬰幼兒配方奶粉銷售的嘗試,但初期主要集中于旗艦店或面積較大的店面,奶粉的品種目前還不是很多。不過,業(yè)內人士表示,藥店的進貨渠道受到嚴格的監(jiān)管,有利于將劣質產品拒之門外,因此嘗試在藥店銷售奶粉對于重塑消費者對國內奶品市場信心大有裨益,也是借鑒了發(fā)達國家的管理經驗。
消費者薛女士認為:“如果國內市場能把好產品質量關,誰也不會再擔著丟失、爆罐等風險去找海外代購了。”而一位1歲大孩子的父親認為:“我在荷蘭的藥店里買過奶粉,我覺得這是應該的,嬰幼兒食品就應該當做藥品來管理。”當被問到以后是否會考慮在本市藥店買奶粉時,他表示:“如果有合適的品牌就考慮。”
部分網店退出代購
此外,記者了解到,近日,一家做了6年荷蘭奶粉代購的本市網店將奶粉產品下架。在接待咨詢時店主表示:“渠道出了問題,暫時不會有貨了,親看看別家吧。”事實上,在海關的高強度檢查下,很多常年從事代購的電商都放棄了老本行。也有繼續(xù)從事代購的商家提高了商品價格,例如本市另一家從事德國代購的商家,近日對現貨奶粉價格進行了調整,每桶調高了10元。“現在被海關抽稅的可能性大大提高,我們需要把這部分成本攤進去,所以不得不提價。而且,現在一單貨到達國內的時間比以前長很多,代購確實越來越難做了。”店主表示。
來源:城市快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