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川縣針對往年農民習慣于在收割時的田塊呈硬實狀態以利作業時輕便利落,因而早早就將水源切斷,以此“烤田”等待收割的做法,通過各種不同方式向農民提出要切實抓好早稻后期水份的管理工作。因為“小暑”節氣過后,整天將烈日炎炎,土壤蒸騰作用強,水份揮發快,如是沙土田、滲水田,不幾日田土就將“變白”,斷水過早勢必使稻穗后期生長受影響,嚴重地將導致稻株營養物質倒流,形成乙(秕)谷增多,米質下降,正如農民所說的“100斤的谷、50斤的量”,其經濟效益極不理想,真是得不償失。因而務必抓住早稻生長后期的水份管理,對沙土田、滲水田、粘土田、坑田等不同類型田塊應區別對待,不搞“一刀切”。一般來說,沙土田、滲水田、地勢高的田塊水份損耗快;而粘土田、坑田、地勢低的田塊則相對來說水份損耗慢,因而前者宜勤灌水保持田土呈濕潤狀態,斷水時間可稍晚些;而后者則應視天氣,田土水份損耗變化情況而適時斷水,切不可不管土壤類型、不管早稻熟性、不管田間水份豐缺情況而統統采取“一鋤斷水”現象發生,以免使豐產苗架沒得到豐產果。 來源:江西農業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