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袁 輝
何炳南在南沙區大崗鎮好幾個村都承包有魚塘,總共有近400畝,其中在大崗村就有180多畝。記者來到何炳南位于大崗村十八羅漢山腳下的魚塘時,已是下午4點多鐘,其時何炳南正站在魚塘邊的飼料拋灑機旁,準備給魚喂飼料(見圖,袁輝攝)。只見塘面上浮著一片黑壓壓的草魚,不停的吧咂著嘴巴,甚是壯觀。其他的塘面則在陽光的照耀下,泛著粼粼波光。
也許是經常做魚販的緣故,何炳南顯得比一般的養魚人健談。今年47歲的何炳南是順德北滘人,12歲就開始跟著父親學養魚,到現在他養魚已超過30年。10年前,他來到大崗鎮包塘養魚,從開始時的幾十畝,發展到了現在的近400畝魚塘。
除了自己承包魚塘養魚外,何炳南還做起了魚販,一邊自己養魚,一邊到塘頭從別的養魚戶那兒把魚收購回來,然后拉到市場上去批發賣給市場的魚檔,從中賺取差價,沒有批發出去的部分,何炳南就以薄利多銷的策略,用優惠的價格直接賣給市民。
何炳南養的和賣的都是四大家魚。而做魚販,何炳南說,他最多的一天能賣出3萬斤魚,不過近段時間魚市不景氣,每天能賣出幾千斤就不錯了。
記者去采訪時,何炳南剛給市場上送去了6000斤草魚。是他從大崗的一個養魚戶那里收購回來的,每斤塘頭價是4.6元,他賣給市場的魚檔是4.9元。
何炳南說:“一般,草魚的收購價是4.6~4.8/斤,而鯽魚(4兩左右)則是4元/斤左右。這段時間行情不好,草魚的塘頭價在4.6元/斤左右,送到市場是4.9元/斤,從中賺取0.3元/斤的差價。”
記者問他,那你光是賣草魚,一天也能賺個一兩千啊。何炳南笑言:“哪有那么好賺,那是至少也得有這樣的差價才行,不然就保不住本了。”他表示,在魚塘收購后,把魚拉到周邊的市場賣,這樣每擔魚的運輸、人工等成本就要30元,所以0.3元/斤的差價也只是拿回成本而已。
來源:番禺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