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最近奶粉企業紛紛開始宣布降價,但是降價幅度非常有效。一些洋奶粉表示,空間利潤很小,降價難。
由于洋奶粉進入中國后,就開始不計成本推高營銷費用,一方面積壓中國奶粉市場,一方面推高奶粉價格,導致洋奶粉因不合理的營銷費用太高,導致洋奶粉降價難。
據悉,一般進口洋奶粉進入中國后要交10%的關稅(美贊臣、惠氏等在本國分裝的企業可忽略此項費用)、17%的增值稅、運費5%,終端售價10%~15%的總代理費、終端售價20%的各級經銷商費用、終端售價10%左右的終端門店費用,層層費用大概占一罐進口奶粉終端售價的70%,其中,50%源自營銷推廣費用。
因此,降價勢在必行,只有通過降價倒逼奶粉企業壓縮不合理的營銷成本,讓奶粉價格回歸理性。
目前中國市場洋奶粉品牌近百個,如此多品牌的奶粉,導致市場上惡性競爭激烈,營銷費用也不斷攀升。通過經銷商返利,終端渠道高額推廣費,醫院推廣費,入場費、上架位置費等等,都一步步推高了洋奶粉價格,讓洋奶粉價格居高不下。
來源:食品產業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